[实用新型]一种注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5214.1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5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向世超;董丽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昌展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1/02 | 分类号: | F16N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轴承上注脂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需多处注脂,在轴承注脂过程中,采用人工一处一处地进行注脂的,需要控制好每一处的注脂量。多处注脂的轴承在流转过程中,已注脂处的油脂克数还会减少,油脂克数减少相应地轴承寿命也会降低,同时油脂还会受到污染,因此,其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有时还需重新补注油脂,费时费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脂装置,其运用于轴承注脂,能一次性进行多处注脂,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脂装置,包括下模、上模,下模呈中空的圆柱体状,下模的内壁上部形成内凸的台阶,台阶均匀地开有通孔;上模由上下不同直径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上模的纵向截面呈倒T形,上模形成中空的圆柱状内腔,内腔贯通下段与上段,其中,内腔的上端密闭,下端呈开口状,上段的圆柱壁上均布有小孔;上模的下段外径与下模的台阶内径相适配,上模压入下模的中空部,上模的下段配合于下模的台阶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下模的内壁下部形成内螺纹。
下模的通孔由多排均布而成。
下模由塑料制成。
上模的小孔由多排均布而成。
上模由塑料制成。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注脂装置一次性多处注脂来代替目前采用的多次且多处注脂,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油脂,且保证了产品的清洁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注脂装置包括下模1和上模2,下模1呈中空的圆柱体状,其内壁中上部形成内凸的台阶,台阶呈弧面状。该台阶内径与上模2的下段外径相适配,且台阶的内圆弧面上均匀地开有通孔101。下模1的内壁下部形成内螺纹。
上模2由上下不同直径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其纵向截面呈倒T形。上模2形成中空的圆柱状内腔,内腔贯通下段与上段,其中,内腔的上端(上段的端面)密闭,下端(下段的端面)呈开口状。上段圆柱体的圆柱壁上均布有小孔201。
上模2压入下模1的中空内腔,上模2的下段正对下模1的台阶处。
下模1的小孔101和上模2的通孔201各有多排组成,孔的大小根据需加油脂量的多少而定,两处注脂量可分别控制。
下模1、上模2的材料均为塑料,其耐磨,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2-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下模1的内螺纹连接到注脂机上,把需要注脂的产品3放在此装置的中空内腔中,通过脚踩开关的方式使油脂通过小孔101和小孔201出来注入产品内,油脂量由设计好的孔的个数及大小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昌展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昌展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5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