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的生活垃圾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7713.4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朱介人 |
地址: | 22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生活 垃圾 发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生活垃圾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理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日益提高的要求,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国每年的生活垃圾增长率已经超过10%,比世界年均数字高出大约1.5个百分点,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将近1.5亿吨。中国除县城之外的668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70亿吨。同时,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量和堆积量也在与日俱增,预计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已经超过2亿吨。
生活垃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土壤的污染与危害、对水源的污染与危害、对大气的污染与危害。
1、生活垃圾对土壤的污染在于,饱含大量有机物和病原体的生活垃圾是危险的污染源,过多的生活垃圾排入土壤,污染程度超过土壤自净能力,会产生各种有害的影响。生活垃圾内的病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伤寒杆菌、蛔虫等)在土壤中的生存时间有的长达30年,同时生活垃圾中的白色污染物(塑料、橡胶类)100年都不易降解,它们和其它有毒物质一起污染植物、蔬菜和水体,并且造成土地板结现象。同时生活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且蚊、蝇、鼠大量孳生,严重威胁到人民身体健康。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例如汞(废电池等)、铅(油漆)、镉(颜料业)、洗涤剂(生活污水)、多氯联苯等,这些可以引起各种难以治愈的急慢性中毒,还可以导致癌变,畸形等。
2、生活垃圾对水源的污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生活垃圾中的有机质和病原体是造成水体耗氧物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水型流行病的主要原因。生活垃圾在水体中由于有机物在微生物参与下的分解需要大量氧(一般1吨生活垃圾需115吨清洁河水),氧耗尽后有机质进入厌氧分解并产生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生活垃圾自身分解产生的渗沥液也可导致水体水质恶化。生活垃圾中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为一体严重的污染地下水。
3、生活垃圾对大气的污染与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生活垃圾的污染,空气中含有了各种悬浮微粒、溶胶、有毒恶臭、易燃易爆的气体,它们的蔓延会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体健康,并成为许多事故的隐患。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被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并且随着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成集中堆存,极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存在不安全隐患。
我国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生活垃圾处理,在整个城镇生活垃圾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否处理好将对城镇环境和居民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在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堆肥及综合处理的方式。截至2010年9月26日,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城镇共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849座,其中卫生填埋场676座,堆肥厂7座,焚烧厂90座,综合处理厂76座。处理能力399702吨/日,其中卫生填埋281927吨/日,堆肥1950吨/日,焚烧68865吨/日,综合处理46960吨/日。
1、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世界上处理生活垃圾量最大的方法。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证明,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含量达20%时,1吨有机生活垃圾产生甲烷100立方米,若处理不当,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同时,甲烷气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影响甚至超过二氧化碳,并且,填埋场占地大,填埋1吨生活垃圾需占地3立方米。另外,除了发生沥液污染外,填埋挖土、覆土等的费用也较高,严格地讲,填埋是消纳,与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还有很大的距离。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生活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也是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7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峰形丝网除沫装置
- 下一篇:收料方便的污泥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