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寓楼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8642.X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0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民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寓 楼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寓楼层。
背景技术
在特大、大、中城市中,密集型商业区及人群密集的工厂区,由于人口集中导致局域性人口密度大,在上述区域工作,需要解决密集型居住难题。
现有技术在商住楼、公寓楼平面设计布置的住宅单位和公寓单位面积偏大,而且公共区域平面设计布置的透光通风效果不足,例如各楼层电梯间、楼梯间通常只有一个透光窗,不能形成空气对流效果,透光源不足。现有技术中功能区的设计布置通常是两个电梯并排另加一个疏散楼梯为多个住宅单位服务,在同一楼层里面多个功能区同一楼层中并不相连通,只能通过顶楼相通,发生事故(如电梯故障、火警、爆炸等)时只有一个楼梯,逃生方向只有往下或往上疏散,逃生难或救援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寓楼层,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区,所述功能区之间通过主通道连接,所述功能区连通至多条副通道,所述主通道和副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公寓单位;所述功能区的侧壁以及所述副通道的尽头处均设置有通风窗;所述副通道的尽头设置有疏散楼梯;所述功能区包括电梯、电梯大堂、上下楼梯和设备房。同一楼层中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区可起到互助分流人群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区两相对的侧壁设有通风窗。功能区的侧壁及所述副通道尽头都有通风窗形成空气对流,改善楼层内空气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区的通风窗正对所述主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主通道与所述副通道的夹角为90度或135度。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公寓单位可合并为大面积单位。
所述功能区及所述副通道尽头设有楼梯,紧急情况下有多个疏散方向分流人群,同时便于救援人员由多个方向进入现场。本实用新型中的公寓楼层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功能区,能起到分流作用,设置在功能区和通道尽头的通风窗使空气形成对流,改善楼层里的空气环境,而且楼层各端部均设有通过通道相连的疏散楼梯,在紧急情况下人群可以通过多条楼梯进行疏散,同时也方便救援人员从不同方向进入公寓内。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寓楼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某产品F使公寓单位大厅面积扩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某产品F使公寓单位房间面积扩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某产品F使公寓单位厨房面积扩大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某产品F使公寓单位卫生间面积扩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公寓楼层,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区1,所述功能区1之间通过主通道2连接,所述功能区1连通至多条副通道3,所述主通道2和副通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公寓单位4;所述功能区1的侧壁设置有通风窗5;所述副通道3的尽头设置有疏散楼梯6。
所述功能区1两相对的侧壁设有通风窗5。所述副通道3的尽头处还设有通风窗5。所述功能区1的通风窗5正对所述主通道2。所述主通道2与所述副通道3的夹角为90度或135度或其它角度。所述公寓单位4为矩形。所述功能区1中设有电梯、设备房和上下楼梯及侧壁通风窗5。
本公寓楼层由多个公寓单位4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区1组成,功能区1中包括大堂、电梯、上下楼梯和设备房,并且设置有多条由功能区1通向公寓单位4的副通道3,副通道3的尽头设置有疏散楼梯6,并且设置有通风窗5。
本实施例中公寓单位4的平面图为矩形,长六米,宽4米,但不局限于这数值,门的位置设在与所述主通道2或副通道3接触的一侧,并且公寓单位4中的通风窗E设置在正对着门口的侧壁上。所述相邻的公寓单位4可合并为大面积单位。
功能区1设置的通风窗5在建筑物内合理布置,使得楼层内的功能区1和通道光线充足。楼层内的空气通过通道和通风窗5的设置形成对流或环绕对流,达到最佳通风效果。
每个功能区1都设置有大堂、电梯、上下楼梯和设备房,其功能完整,并且各个功能区1之间相对独立,而且通过主通道2连接不同的功能区1,实现功能区1之间的分流。
在建筑物内任何地方发生事故(如火警、爆炸),只需要离开事故点方向,就能找到设计在通道两端的疏散楼梯6,达到快速逃生的效果。同时救援方能从多个方向准确、快速到达事故点,无需指引,不需训练。人员可以从主通道2和副通道3以及疏散楼梯6快速离开建筑物,从而保障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民,未经刘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8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移动房屋
- 下一篇:基于打包带编织网的既有砌体墙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