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8937.7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付云飞;王旭;翟永强;杨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麦酷智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 汽车 油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仍处于研发阶段,其油门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一般通过硬连接,即通过ECU控制,通过车厢内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油门踏板的方式来实现,该驱动装置尺寸较大,设置在车厢内部,占用较大的空间,且不利于人工驾驶与无人驾驶的随时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通过两个相位电机、绕线盘和拉绳的合理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设置在车厢外部,节省了车厢内空间,且便于随时切换人工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驾驶状态的油门控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包括相位电机、绕线盘和拉绳,所述相位电机为两个,对称设置在绕线盘两侧,两个相位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绕线盘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绕线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油门踏板或油门踏板的连接杆上,所述拉绳的拉伸方向与绕线盘的中心轴垂直。
优选的,所述绕线盘周向上设置有螺旋凹槽,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绕线盘螺旋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螺旋凹槽截面为U型。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同时控制两个相位电机转动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和ECU连接,输出端分别和两个相位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无线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拉绳为尼龙材质。
优选的,还包括电磁刹车器,所述电磁刹车器设置在任一或两个相位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绕线盘直径为8-10c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位电机、绕线盘和拉绳的合理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设置在车厢外部,节省了车厢内空间,且便于随时切换人工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驾驶状态的油门控制装置;两个相位电机的使用,克服了单个相位电机效率低的缺点,将其高效,精确控制的优点充分发挥;拉绳的拉伸方向与绕线盘的中心轴垂直,保证了绕线过程中螺旋凹槽的顺畅绕线,U型螺旋凹槽的设置保证了拉绳在凹槽内的稳定性,且减少了卡线问题的出现;尼龙拉绳具有更好的延展性,便于油门踏板的实时恢复;电磁刹车器的设置可以保证无人驾驶切换到人工驾驶后油门控制装置处于锁死状态,防止误操作对驾驶过程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了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的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相位电机、2为电磁刹车器、3为绕线盘、301为螺旋凹槽、4为拉绳、5为连接杆、6为油门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包括相位电机1、绕线盘3和拉绳4,相位电机1为两个,对称设置在绕线盘3两侧,两个相位电机1的输出轴分别与绕线盘3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拉绳4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绕线盘3上,另一端与油门踏板6的连接杆5上,拉绳4的拉伸方向与绕线盘3的中心轴垂直。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包括相位电机1、绕线盘3和拉绳4,相位电机1为两个,对称设置在绕线盘3两侧,两个相位电机1的输出轴分别与绕线盘3的中心轴固定连接,绕线盘3直径为8cm,绕线盘3周向上设置有螺旋凹槽301,螺旋凹槽301截面为U型;拉绳4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绕线盘3螺旋凹槽301内,另一端固定在油门踏板6的连接杆5上,拉绳4的拉伸方向与绕线盘3的中心轴垂直;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同时控制两个相位电机1转动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保证两个相位电机1运行一致,共同驱动绕线盘3的转动或停止;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和ECU连接,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和两个相位电机1连接;无人驾驶汽车用油门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一个相位电机1的输出轴上的电磁刹车器2。
拉绳4也可以选择直接与油门踏板6连接,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麦酷智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麦酷智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8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旅游观光车
- 下一篇:一种车辆行走控制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玉米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