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床用升降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9849.9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3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隆;周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伟扬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2 | 分类号: | B24B41/02;B24B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床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磨床用升降座。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磨床的磨头的升降进给装置大都采用磨头竖直直线移动的工作方式,其结构多采用丝杆机构控制磨头移动,同时配合硬轨对磨头进行导向。在锉刀等对于加工零件的厚度没有精确要求,对于表面粗糙度有要求的零件来说,对于磨床磨头的进给精度没有很精准的要求。现有磨床在使用一端时间后硬轨极易磨损,导致磨头精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床用升降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磨床用升降座,包括升降座本体、竖直设置于所述升降座本体上的滑轨,所述滑轨为三条,其中两条滑轨设置于所述升降座本体侧面,一条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升降座本体正面,所述升降座本体设置滑轨的侧面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设置于所述升降螺杆一端的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升降螺杆另一端的升降马达,所述滑轨为滚柱线轨,所述升降座本体正面设有配重油缸,所述配重油缸的油缸杆末端设有油压连接座,所述升降座本体上设有精度调整块,所述精度调整块贴合所述滑轨一侧,所述滑轨另一侧贴合在所述升降座本体凸台侧面,所述精度调整块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分布。
上述设计中将滑轨设置为滚柱线轨,使用寿命长,精度下降慢,运行平稳,所述配重油缸能够减少磨头对滑轨的扭力,提高滑轨使用寿命;所述凸台和精度调整块对滑轨精度进行微调,提高滑轨精度,补偿滑轨磨损。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座本体侧面还设有监控磨头上下位置的极限位置传感器。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升降座侧面,安装位置已于选择。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马达与所述升降螺杆通过减速机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利用减速机提高扭矩,进一步减少磨头的晃动。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座本体设有滑轨的侧面设有光学尺。便于精确控制磨头的高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朝向升降马达一端设有双层防撞垫,双层防撞垫,缓冲效果好。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座本体侧面的一条滑轨位于所述升降座侧面与所述升降座正面拐角处,能够对升降座本体正面的滑轨补偿,减轻升降座本体正面滑轨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滑轨设置为滚柱线轨,使用寿命长,精度下降慢,运行平稳,所述配重油缸能够减少磨头对滑轨的扭力,提高滑轨使用寿命;所述凸台和精度调整块对滑轨精度进行微调,提高滑轨精度,补偿滑轨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配重油缸,2.精度调整块,3.油压连接座,4.滑轨,5.升降座本体,6.光学尺,7.轴承座,8.双层防撞垫,9.升降螺杆,10.极限位置传感器,11.减速机,12.升降马达,1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所示,所述一种磨床用升降座,包括升降座本体5、竖直设置于所述升降座本体5上的滑轨4,所述滑轨4为三条,其中两条滑轨4设置于所述升降座本体5侧面,一条所述滑轨4设置于所述升降座本体5正面,所述升降座本体5设置滑轨4的侧面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9、设置于所述升降螺杆9一端的轴承座7、设置于所述升降螺杆9另一端的升降马达12,所述滑轨4为滚柱线轨,所述升降座本体5正面设有配重油缸1,所述配重油缸1的油缸杆末端设有油压连接座3,所述升降座本体5上设有精度调整块2,所述精度调整块2贴合所述滑轨4一侧,所述滑轨4另一侧贴合在所述升降座本体5凸台13侧面,所述精度调整块2沿所述滑轨4长度方向分布。
上述设计中将滑轨4设置为滚柱线轨,使用寿命长,精度下降慢,运行平稳,所述配重油缸1能够减少磨头对滑轨4的扭力,提高滑轨4使用寿命;所述凸台13和精度调整块2对滑轨4精度进行微调,提高滑轨4精度,补偿滑轨4磨损,降低升降座本体5加工精度,降低成本。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座本体5侧面还设有监控磨头上下位置的极限位置传感器10。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10位于所述升降座侧面,安装位置已于选择。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马达12与所述升降螺杆9通过减速机11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利用减速机11提高扭矩,进一步减少磨头的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伟扬精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伟扬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9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