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燃气压力进行降温和发电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0606.7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潘耀杰;谭捷;裴俊锋;刘晓健;王震;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意科瑞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F01D15/10;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燃气 压力 进行 降温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燃气压力进行降温和发电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燃气设备例如,燃气发电机、燃气压缩机等的使用过程中,空气与燃气进入燃气设备之后,进行混合燃烧,以带动燃气设备进行正常工作。一般来说,燃气可以为天然气、石油气、沼气等气体燃料。如果进入燃气设备的空气温度过高,会使得单位体积的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这样,会导致燃气设备的工作效率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进入燃气设备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在燃气设备所在的机房内,安装精密空调,以产生冷风并输送到燃气设备的空气进气管道的进气口进行冷却。
然而,精密空调这种降温系统,能量消耗较大,无法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燃气压力进行降温和发电的系统,用以降低降温系统的能量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燃气压力进行降温和发电的系统,包括:
降压装置,连接燃气设备的燃气进气管道,用于对所述燃气进气管道中所输送的燃气,进行降压处理;
降温装置,连接所述燃气设备的空气进气管道,用于利用其中的制冷物质,吸收所述燃气设备的空气进气管道中所输送的空气的热量,将被吸收热量之后的空气输送到所述燃气设备;
换热装置,其一侧连接所述降压装置,其另一侧连接所述降温装置,用于利用所述降压装置所输出的燃气,对所述降温装置中的制冷物质进行制冷处理,将所述制冷处理之后的燃气输送到所述燃气设备。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制冷物质包括固态制冷物质或液态制冷物质。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降压装置包括减压阀和透平膨胀机中的至少一项。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降压装置包括透平膨胀机;所述利用燃气压力进行降温和发电的系统还包括发电设备,与所述降压装置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降压装置包括减压阀和透平膨胀机;所述减压阀与所述透平膨胀机并联设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利用燃气压力进行降温和发电的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降温装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每个降温装置连接一个换热装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至少两个降温装置连接一个换热装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降温装置内设置循环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降温装置中的制冷物质的循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换热装置的高度与所述降温装置的高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高度阈值。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燃气设备的燃气进气管道上设置降压装置,以及在燃气设备的空气进气管道上设置降温装置,进而设置一侧连接所述降压装置,另一侧连接所述降温装置的换热装置,由于降压装置所输出的燃气压力下降,使得其温度也会随着下降,因此,换热装置能够利用所述降压装置所输出的燃气,对所述降温装置中的制冷物质进行制冷处理,进而利用所述降温装置中的制冷物质,吸收所述燃气设备的空气进气管道中所输送的空气的热量,将被吸收热量之后的空气输送到所述燃气设备,这样,使得进入燃气设备的空气的热量经过了降温装置进行换热,以实现冷却的目的,由于无需额外的驱动装置,从而降低了能量消耗。
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而且布置灵活,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
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降温装置中采用制冷物质,而不存在水,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降温系统不会带来水浸风险,因此,提高了降温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换热装置的高度与降温装置的高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高度阈值,使得降温装置中的制冷物质能够利用重力热管原理进行循环,无需额外的驱动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意科瑞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意科瑞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0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