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饭煲上盖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1386.X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6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漪文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饭煲上盖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压力饭煲支撑强化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压力饭煲上盖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压力饭煲又称为电饭煲,电饭煲通常包括锅身,与锅身铰链连接并且自由端能相互扣合的上盖,锅身中设置有加热单元并能够容纳内胆,锅身、上盖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锅盖中设置有各种形状的排放气通道。
上盖中通常嵌装有电脑芯片,上盖表面设置有控制电脑芯片的控制面板,当智能煲开始工作时,微电脑检测主温控器的温度和上盖传感器温度,当相应温度符合工作温度范围,接通电热盘电源,电热盘上电发热。由于电热盘与内胆充分接触,热量很快传到内胆上,内胆把相应的热量传到米和水中,米水开始加热,随着米水加热升温,水分开始蒸发,上盖传感器温度升高,当微电脑检测到内胆米水沸腾时,调整电饭煲的加热功率,从而保证汤水不溢出,当沸腾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和内胆里的水被米基本吸干,而且内胆底部的米粒有可能连同糊精粘到锅底形成一个热隔离层;因此,锅底温度会以较快速度上升,相应主温控器的温度也会以较快温度上升,当微电脑检测主温控器温度达到限温温度,微电脑驱动继电器断开电热盘电源,电热盘断电不发热,进入焖饭状态,焖饭结束后转入保温状态。
目前,电饭煲锅身、上盖为了便于密封、隔热和加工制造,电饭煲锅身、上盖通常采用塑料材质注塑而成。注塑而成的电饭煲上盖在多次开合使用的过程中,上盖的塑料材质非常容易变形。变形后的上盖会出现以下问题:
其一、上盖变形后,上盖与锅身间的密封装置不能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不能够让电饭煲处于升压加热的状态,从内腔中溢出的蒸汽不仅会对操作者造成烫伤,还可能会对电饭煲控制面板中的电控元器件造成损伤。
其二、变形的上盖只能通过更换新的注塑上盖来维修,更换时要将上盖中的铰链结构、扣合结构、泄压结构、电脑芯片、控制面板分别进行拆装,拆装过程对维修人员的要求非常的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饭煲上盖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饭煲上盖加强结构,包括背部弯折形成装配凹槽的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装配凹槽设置在上盖顶部形成的凸板上,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上,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两端侧壁形成便于铰链转轴、盒盖扣转轴插入的第一转配孔、第二装配孔。
所述的第一纵向加强板对应上盖的凸起部位形成弯折凹板。
所述的第二纵向加强板对应上盖的下凹部位形成弯折凸板。
所述的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板均与上盖顶端面接触。
所述的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板两端与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或焊接。
所述的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中的装配凹槽与上盖顶部形成的凸板的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或铆接。
所述的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侧壁形成扣压上盖顶部装配耳的压板。
所述的装配凹槽与上盖顶部形成的凸板之间为面接触。
所述的第一横向加强板或第二横向加强板顶部形成便于上盖顶部限位凸起插入的限位孔。
所述的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板两端底部均形成分别与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侧壁相接触的支撑臂。
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夹在上盖上的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上实现了对上盖的横向支撑加强,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侧壁处的第一转配孔、第二装配孔实现了对铰链转轴、盒盖扣转轴结合部位的支撑加强,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对上盖中局部易变性部位进行支撑加强,压板对装配耳顶端进行固定,避免装配耳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上盖的装配图。
其中:
1上盖2第一横向加强板
3第二横向加强板4第一纵向加强板
5第二纵向加强板6装配凹槽
7铰链转轴8盒盖扣转轴
9第一转配孔10第二装配孔
11压板12限位孔
13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1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终端的支座装置
- 下一篇: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