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线并头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1807.9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5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申奇;张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申奇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布线辅助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线并头工具。
背景技术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线路的铺设是其一项重要工作,进行线路铺设时往往需要将多股线进行并头连接,目前进行并头连接的方法都是手动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手工连接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并头工具,以解决手动进行电线并头连接费时费力、连接不规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线并头工具,其包括有可安装于电钻上的旋转主体、设置于旋转主体上并具有外接线卡位的电线缠绕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上的主线容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并头工具,所述电线缠绕机构是在所述旋转主体的顶部设有若干沿圆周分布的挡柱,相邻的所述挡柱之间形成外接线卡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并头工具,所述挡柱是在立柱上套接有轴套,在立柱的顶部设有防止轴套脱出的柱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并头工具,所述挡柱的数量为3~6个,在所述旋转主体的顶面沿圆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并头工具,所述电线缠绕机构是在所述旋转主体上设有C形开口挡圈,所述开口挡圈的开口处形成外接线卡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并头工具,在所述开口挡圈的开口处的边沿设置有插接在所述旋转主体顶面的转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线并头工具,所述开口挡圈具有蜗形内环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快速完成电线端头的并线操作,解决了手工并线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且使用过程中对电线没有损伤,不会出现因缠绕过程中牵拉力或摩擦阻力过大导致卡线或断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电线并头工具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电线并头连接的结果。
图3是实施例2电线并头工具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使用实施例2中的电线并头工具进行电线并头连接的结果。
图中:1、旋转柄,2、旋转盘,3、轴套,4、立柱,5、外接线,6、主线,7、主线容腔,8、转柱,9、开口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工具具有由旋转柄1和旋转盘2构成的旋转主体,在旋转主体上方设有电线缠绕机构,该电线缠绕机构是由均布于旋转盘2边缘处的四个挡柱构成,相邻的挡柱之间形成外接线卡位,另外,在旋转主体的中央设有一个主线容腔7。作为电线缠绕机构的挡柱是由立柱4和环套于立柱4外侧的轴套3构成,并且在立柱4上方设有防止轴套3脱出的柱帽。
使用时,将本工具的旋转柄1安装到电钻(或手枪钻)上,将需要并接的主线6的端头插入到主线容腔7内,将需要并接的外接线5与主线6并排放置,其端头弯折90°后放入外接线卡位处。开启电钻,钻头转动带动旋转主体转动,弯折的外接线5的端头受挡柱的旋转拨动而缠绕在主线6上,完成电线并头连接,连接效果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工具具有由旋转柄1和旋转盘2构成的旋转主体,在旋转主体上方设有电线缠绕机构,该电线缠绕机构是由设置在旋转盘2上方的开口挡圈9构成,开口挡圈9具有蜗形内侧面,其缺口处形成外接线卡位,同时,在外接线卡位两侧设有转柱8;另外,在旋转主体的中央设有一个主线容腔7。
使用时,将本工具的旋转柄1安装到电钻上,将需要并接的主线6的端头插入到主线容腔7内,将需要并接的外接线5与主线6并排放置,其端头弯折90°后放入外接线卡位处。开启电钻,钻头转动带动旋转主体转动,弯折的外接线5的端头受开口挡圈9及转柱8的旋转拨动而完全缠绕在主线6上,完成电线并头连接,连接效果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申奇,未经张申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18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复合材料电缆夹具
- 下一篇:电缆敷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