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2228.6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乐途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B62J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自行车 快速 拼接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组件,它是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连接结构通常都是采用套杆等物件进行连接,将车头、车身、车轮和鞍座连接在一起,其连接方式笨拙,在维修、拆解等过程中,拆卸较为繁琐,且用时较为长久。
现有的自行车鞍座组件往往包括坐垫和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坐垫,其另一端插入车架内,通过螺栓顶紧连接杆使连接杆牢牢卡紧于车架内。但是,一旦连接杆部位的车架受损,极易导致连接杆难以拔出,使坐垫和车架整车报废。
现有的折叠自行车鞍座组件,其与车架的连接较为繁杂,使得其仅能折叠而难以拆卸,并且折叠自行车的鞍座组件易损坏,其损坏的部件难以快速的更替,因此需要一种便捷的连接方式,可以快速的拆装。
并且在对鞍座组件进行维修时,由于自行车体积较大,且鞍座难以拆卸,摆放位置被限定,往往不方便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折叠自行损坏的鞍座组件难以快速更换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包括坐垫和与车架可拆卸连接的鞍部座筒,所述鞍部座筒中空设置,鞍部座筒顶部与坐垫相固定,所述鞍部座筒底端为阶梯套口,所述阶梯套口上还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鞍部座筒和阶梯套口的截面均呈圆边矩形。
优选的,所述鞍部座筒顶端连接有实心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连接有用于坐垫固定的卡箍。
优选的,所述坐垫具有支撑杆件,所述支撑杆件通过轴杆等与卡箍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件通过快拆杆与卡箍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件位于快拆杆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当鞍座组件发生损坏时通过可拆卸的鞍部座筒将整个鞍座组件从折叠自行车上取下,将损坏的鞍座组件进行全部替换,以完成快速更换维修的目的。
二、取下的损坏鞍座组件由于其体积小巧,维修人员可根据需要不断的调整维修的位置,在维修时更方便。
三、由于设有鞍部座筒,鞍部座筒用于替代原有的连接杆和车架,当鞍座座筒受损时,整个鞍部座筒直接报废,通过更换零部件可对折叠自行车进行快速维修,避免整车损坏的问题,最大程度降低外力破坏所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实施例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坐垫、卡箍及快拆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快拆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2、鞍座组件;20、坐垫;21、鞍部座筒;211、阶梯套口;2111、螺纹孔;212、固定部;22、卡箍;23、支撑杆件;24、快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8所示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快速拼接鞍座组件2,包括坐垫20和与车架可拆卸连接的鞍部座筒21,鞍部座筒21中空设置,鞍部座筒21顶部与坐垫20相固定,鞍部座筒21底端为阶梯套口211,阶梯套口211上还设有螺纹孔2111。
鞍部座筒21用于替代原有的连接杆和车架,当鞍座座筒受损时,整个鞍部座筒21直接报废,通过更换零部件可对折叠自行车进行快速维修,避免整车损坏的问题,最大程度降低外力破坏所带来的损失。当鞍座组件2发生损坏时通过可拆卸的鞍部座筒21将整个鞍座组件2从折叠自行车上取下,将损坏的鞍座组件2进行全部替换,以完成快速更换维修的目的。
由于鞍座组件2和车架可拆卸,取下的损坏鞍座组件2由于其体积小巧,维修人员可根据需要不断的调整维修的位置,在维修时更方便。
鞍部座筒21中空设置,有效降低鞍座组件2的重量,降低折叠自行车骑行和携带时的重量,降低鞍部座筒21所承受的压力,提高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乐途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乐途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2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