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未系警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2397.X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7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荣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倪娅;陈卫 |
地址: | 43030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警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提醒装置,具体地指一种安全带未系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我国已规定机动车驾驶人、乘坐人员在机动车行驶时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现如今的汽车上,特别是小型乘用车上大都配备有安全带未系报警增强装置,只要驾驶者或乘客坐在座位上,车辆通电后没有系上安全带,车辆就会发出指示灯和声音报警,直到驾驶者或乘客系上安全带后指示灯和报警声才会停止。这套装置可以用来提醒驾驶者和乘客系上安全带,以增加乘车的安全性。
目前,仍有不少驾乘者缺乏对安全带方面的关注,而忽视安全带的作用,为了可以不系安全带,有的驾乘者会购买安全带插扣插入安全带锁扣来造成安全带已系的假象;有的驾乘者则会用提前将安全带拉出扣在安全带卡扣上再驾驶或乘坐车辆的方式来造成安全带已系的假象。
因此,目前的安全带未系报警增强装置仍然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安全带未系警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安全带未系提醒装置存在被规避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带未系警报装置,包括挂设在座椅上的安全带,所述安全带一端卷设在卷收器中,所述安全带另一端连接在锁扣上,所述安全带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扣相互配合使用的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器的拉出口位置设置有用于探知安全带被拉出距离的电磁感应式位置传感器,位于卷收器的一端的安全带中设置有磁性金属丝;所述锁扣或插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锁扣和插扣是否配合的检测传感器;还包括由位置传感器和检测传感器控制的警报装置及与警报装置进行连接通讯的发动机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警报装置包括设置在仪表上的指示灯和安装在车内的喇叭。
优选地,所述插扣前端设置有凸起,相应的,所述锁扣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识别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起呈矩形状。
进一步地,位于不同座位上的凸起在所述插扣前端的不同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卷收器拉出口位置的电磁感应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安全带拉出长度,另外,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插扣是否已插入锁扣。只有满足安全带拉出长度大于预先设定值和插扣已插入锁扣的情况下,才不会启动警报装置,发动机控制模块才允许车辆启动;在车辆启动后安全带未系时警报装置可再次触发,发动机控制模块则可以控制车辆速度。
本实用新型在未系安全带时,可对驾乘者发生警报,从一定程度上强制驾乘者系安全带,从而极大程度上减少道路上安全带未系的情况,保障驾乘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感应式位置传感器和具有磁性金属丝的安全带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未系警报装置,包括挂设在座椅上的安全带3,安全带3一端卷设在卷收器1中,安全带另一端连接在锁扣5上,安全带上设置有与锁扣5相互配合使用的插扣4。本实施例在卷收器1的拉出口位置设置有用于探知安全带3被拉出距离的电磁感应式位置传感器2,位于卷收器1的一端的安全带3中设置有磁性金属丝,电磁感应式位置传感器2与磁性金属丝相互配合,可检测出安全带拉出长度;本实施例在锁扣5或插扣4处设置有用于检测锁扣5和插扣4是否配合的检测传感器;还包括由位置传感器2和检测传感器控制的警报装置及与警报装置进行连接通讯的发动机控制模块。
当电磁感应式位置传感器2满足安全带3拉出长度大于预先设定值及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插扣已插入锁扣的情况下,才不会启动警报装置,发动机控制模块才允许车辆启动。
由磁性金属丝混合编织的安全带3的混合编织起始位置可按将可前后移动的座椅移至最前点且不乘坐人员的状态制定的基准拉出长度。超过此拉出长度则金属部分可被电磁感应式位置传感器2感应到,从而解除安全带未系报警,可有效避免未上车先空扣上安全带的规避报警行为。
本实施例的警报装置包括设置在仪表上的指示灯和安装在车内的喇叭。
本实施例可以在车辆启动后安全带未系时,警报装置再次触发,发动机控制模块则可以控制车辆速度,以强制驾乘者从新系上安全带3才可以进行车辆加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荣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荣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2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