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2544.3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3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静电 导纱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处理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纺织用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生产中,从纤维材料到纱布产品要经过开松、梳理、并合、牵伸、加捻、卷绕、整经、浆纱、织造等许多工序,在经过每道工序机及各个机台时,都免不了纤维与纤维、纤维与机件之间的相互接触和摩擦,由于各种材料的能级不同。因而在接触、摩擦中就产生静电。在纱线的卷绕过程中,由于纱管采用以塑代木的塑料纱管,因此纱线在纱管上高速退绕与卷绕时产生静电,一致小小的纱管能带上几千伏的静电位,这样在纱管周围漂浮的飞花在纱管的电场作用下,吸附到纱管上产生纱疵或断头。不但如此静电产生的火花还能够引起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该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能够被动的去除纱线上的静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包括导纱轮,所述导纱轮上轮面上设置有传输纱线的沟槽,所述导纱轮内同轴设置有环形腔,所述沟槽的底部设置有通孔连通所述环形腔,所述导纱轮表面设置有向所述环形腔进气的进气口,所述环形腔内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环形腔和通孔内设置有静电中和电极,所述感应线圈连接静电中和电极。
作为优选,所述导纱轮的一侧设置有将纱线至少覆盖一半以上沟槽的压轮。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出口向所述导纱轮相反的方向偏转。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线圈滑动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内,所述感应线圈中部固定在所述环形腔内,所述感应线圈的两端设置有封闭所述进气口的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纱线带静电后经过所述导纱轮,感应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使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驱动所述静电中和电极将中和电荷释放入空气,由于导纱轮的转动,空气由进气口流入,通孔流出,中和纱线上的电荷,有效防止纱线产生静电,同时此装置只在纱线产生静电时工作,因此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感应线圈收缩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该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包括导纱轮100,所述导纱轮100上轮面上设置有传输纱线10的沟槽130,所述导纱轮100内同轴设置有环形腔140,所述沟槽130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10连通所述环形腔140,所述导纱轮100表面设置有向所述环形腔140进气的进气口,所述环形腔140内设置有感应线圈200,所述环形腔140和通孔110内设置有静电中和电极300,所述感应线圈200连接静电中和电极300。
所述静电中和电极300可通过升压模块与感应线圈200电连接,将静电中和电荷释放入空气。
上述的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所述导纱轮100的一侧设置有将纱线10至少覆盖一半以上沟槽130的压轮400,使纱线10带点后产生的磁场更强。
上述的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所述通孔110的出口向所述导纱轮100相反的方向偏转,偏转时,更利于气流从通孔110流出。
上述的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所述感应线圈200滑动设置在所述环形腔140内,所述感应线圈200中部固定在所述环形腔140内,所述感应线圈200的两端设置有封闭所述进气口的端盖120,如果纱线10不带静电荷,就封闭所述进气口,可能降低导纱轮的动能损耗,当纱线10带电荷时,感应线圈200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参阅图2和图3,由于感应线圈200相邻线圈磁极方向首尾不同,因此感应线圈200会收缩而打开所述端盖120。
上述的两实施例中的感应式消静电导纱轮的运行原理:
纱线10带静电后经过所述导纱轮100,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使感应线圈200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驱动所述静电中和电极300将中和电荷释放入空气,由于导纱轮100的转动(通孔110为离心扇结构)空气由进气口流入,通孔110流出,中和纱线10上的电荷。
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丹纺纺织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2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折断的纺织导纱座
- 下一篇:导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