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面发光的LED屏及其裸眼立体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3711.6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发光 led 及其 裸眼 立体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面发光的裸眼立体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图形。在计算机里显示3d图形,就是说在平面里显示三维图形。不像现实世界里,真实的三维空间,有真实的距离空间。计算机里只是看起来很像真实世界,因此在计算机显示的3d图形,就是让人眼看上就像真的一样,人眼有一个特性就是近大远小,就会形成立体感。
现有的3D显示装置是基于液晶屏显示,液晶显示屏的亮度较弱,显示寿命较短,并且不能长时间在室外工作,例如抵抗风雨和日晒。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立体显示装置具有亮度较弱、显示寿命短且不适合室外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现面发光的LED屏及其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可实现面发光的LED屏,包括固定背板,所述固定背板表面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驱动芯片、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呈2×2分布的LED单体;所述LED单体包括红、绿、蓝三颗灯芯,所述灯芯通过COB封装技术形成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述基板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背板表面。
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与所述基板左侧及上侧的第一方管、设置于所述基板右侧及下侧的第二方管,所述第一方管的宽度与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方管的宽度与高度;所述第一方管与所述第二方管表面分别开设相对应的第一固定通孔及第二固定通孔,所述固定背板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及第二固定通孔。
优选方案,所述背板表壳开设有矩阵排列的散热孔。
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基板。
裸眼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及3D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屏包括固定背板,所述固定背板表面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驱动芯片、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呈2×2分布的LED单体;所述LED单体包括红、绿、蓝三颗灯芯,所述灯芯通过COB封装技术形成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述基板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背板表面;所述3D显示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基板前方的散射板、位于所述散射板前方的玻璃板,所述玻璃板表面设置有重复交替布置的不透光遮挡部和透光狭缝部。
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与所述基板左侧及上侧的第一方管、设置于所述基板右侧及下侧的第二方管,所述第一方管的宽度与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方管的宽度与高度;所述第一方管与所述第二方管表面分别开设相对应的第一固定通孔及第二固定通孔,所述固定背板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及第二固定通孔。
优选方案,所述背板表壳开设有矩阵排列的散热孔。
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方案中的显示装置,显示屏为基于COB技术的LED屏,亮度大,具有较大显示范围,显示寿命长,维修便捷,维修成本低,室内室外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面发光的LED屏,包括固定背板1,所述固定背板1表面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显示模组2;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驱动芯片、基板201及设置于所述基板201表面呈2×2分布的LED单体202,例如,所述LED单体202在其基板201上的排布可以为2n×2n规格;所述LED单体202包括红、绿、蓝三颗灯芯,所述灯芯通过COB封装技术形成于所述基板201表面;所述基板201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背板1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未经王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3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