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接头与皮管之间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4154.X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戴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梯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0 | 分类号: | F16L47/00;F16L4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接头 之间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管接头与皮管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管接头与皮管之间的连接为塑料卡扣连接,如图1所示,其包括管接头10、皮管20、布套30、塑料衬套40和压接头50,塑料衬套与管接头之间为卡扣连接,皮管、布套分别与塑料衬套连接,皮管与塑料衬套之间为点接触;该结构其存在以下缺陷:卡扣连接的形式固定力不够,皮管容易产生脱落的现象,另外布套在安装过程中容易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接头与皮管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管接头与皮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接头、皮管和压接头,皮管上依次设置有橡胶衬套、布套和压接金属套;所述管接头的前端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的压接头设置在第二连接段上;所述的皮管包括皮管压接部和皮管延伸部,皮管压接部套设在第一连接段上;所述的布套包括布套压接部和布套延伸部,布套压接部设置在橡胶衬套和压接金属套之间。
所述的皮管与橡胶衬套之间为面接触的结构。
所述的第一连接段的前端部设置有凸缘。
所述的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外螺纹,压接头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压接头螺接在第二连接段上。
所述的管接头与压接头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的皮管压接部、橡胶衬套、布套压接部、压接金属套位于该容纳腔内。
所述的皮管延伸部和布套延伸部伸出所述的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多层固定,皮管与橡胶衬套之间为面接触,因此固定力大,避免了皮管容易脱落的现象产生,另外由于布套设置在橡胶衬套上,布套在安装过程中不容易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1-图2所示,管接头与皮管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接头1、皮管2和压接头3,皮管2上依次设置有橡胶衬套4、布套5和压接金属套6;所述管接头1的前端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所述的压接头3设置在第二连接段12上;所述的皮管2包括皮管压接部21和皮管延伸部22,皮管压接部21套设在第一连接段11上;所述的布套5包括布套压接部51和布套延伸部52,布套压接部51设置在橡胶衬套4和压接金属套6之间。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皮管2与橡胶衬套4之间为面接触的结构。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第一连接段11的前端部设置有凸缘111。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第二连接段12上设置有外螺纹,压接头3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压接头3螺接在第二连接段12上。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管接头1与压接头3之间形成有容纳腔7,所述的皮管压接部21、橡胶衬套4、布套压接部51、压接金属套6位于该容纳腔7内。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皮管延伸部22和布套延伸部52伸出所述的容纳腔7。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梯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梯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4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