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料搅拌槽管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4917.0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1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正北;郭小平;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春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长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搅拌 管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槽。
背景技术
搅拌槽为涂料生产企业的常规生产设备,通常固定在大型平台支架上,在投料时,大都通过人力将原料搬运至平台上,再倒入搅拌槽内,这样的方式费事费力,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可以自行给料、卸料的搅拌槽管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涂料搅拌槽管路结构,搅拌槽本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卸料口,所述的卸料口经主管道连接隔膜泵输入端口,所述隔膜泵的输出端口经管道连接进料口,所述的卸料口设有阀门,所述主管道通过三通管分别旁通有进料管和卸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卸料管上均设有流量计和阀门。
所述主管道竖直设置,进料管的三通管位于卸料管三通管的上方。
所述进料管至少设有两个,分别通过三通管与主管道连通。
所述的进料管的经软管连接有金属管,所述的软管上绑缚有挂钩,支撑搅拌槽本体的平台的立柱上侧向伸出有管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管路结构不仅能够精确上料,还能定量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搅拌槽管路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搅拌槽本体;2、进料口;3、卸料口;4、主管道;5、隔膜泵;6、进料管;7、软管;8、金属管;9、管架;10、卸料管;
图1中箭头为管路内液体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搅拌槽本体1安装在平台顶部,拌槽本体顶部设有进料口2,底部设有卸料口3,卸料口3经主管道4连接隔膜泵5输入端口,主管道4竖直设置,到底部侧向延时与隔膜泵5连接,隔膜泵5的输出端口经管道连接进料口2。卸料口3设有阀门,方便进行卸料操作。
主管道4通过三通管分别旁通有进料管6和卸料管10,进料管6和卸料管10上均设有阀门,这样当关闭进料管6阀门,开启卸料口3和卸料管10阀门,则能将搅拌槽内的涂料卸出,当开启进料管6阀门,关闭卸料口3和卸料管10阀门,则能够利用隔膜泵5向搅拌槽内送入物料。
优选方案,进料管6和卸料管10上均设有流量计,这样则能够精确的控制进料和出料,方便生产操作。另外,进料管6的经软管7连接有金属管8,软管7上绑缚有挂钩,支撑搅拌槽本体1的平台的立柱上侧向伸出有管架9,金属管8相当于配重,软管7则能够根据需要放置到任何位置(原料桶)上方,再将挂钩挂在管架9上,则能够自动进行注料,工作人员仅需观察流量计,降低工作强度。
主管道4竖直设置,进料管6的三通管位于卸料管10三通管的上方,进料管6至少设有两个,分别通过三通管与主管道4连通,这样能够防止粘有不同物料金属管8污染原料。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春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春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4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化冷却塔排料口
- 下一篇:糖蜜稀释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