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瓶环缝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5802.3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3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蒋琴;刘娣;孙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18;B23K9/032;B23K9/12;B23K9/32;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5 | 代理人: | 李海峰 |
地址: | 2145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瓶环缝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改进型气瓶环缝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气瓶是储存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各类新能源气体的专业产品,它是一种特种设备,产品本身是钢材制成拥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气瓶内部有气体时压力很大,稍有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如液化石油气在20摄氏度压力为0.8兆帕,40摄氏度的压力可以达到1.59兆帕。液化石油气气瓶的最大承受压力为2.1兆帕。若液化石油气体积不变,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压力就增加0.04兆帕,所以每只气瓶只能灌85%,也就是14.5千克。在空瓶时也不要用温水加热气瓶,否则会引起物理爆炸。因此,气瓶必须选用有相关生产制造资质的厂家来生产或使用合格产品。
目前在气瓶生产过程中,环缝焊接是采用埋弧自动焊或通用的气体保护焊单枪焊接二层,焊接效率低。根据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20651307.5公布的“液化石油气气瓶环缝焊接装置”,它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气瓶环缝焊接装置,所述的气瓶环缝焊接装置包括打底焊枪和盖面焊枪;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气瓶夹紧装置,气瓶通过气瓶夹紧装置夹持;气瓶夹紧装置为夹子,通过对气瓶进行夹持实现对气瓶的固定;所述的气瓶夹紧装置与转动轴连接;气瓶夹紧装置与转动轴通过键连接,转动轴转动时带动气瓶夹紧装置转动。这种结构的焊接装置,是将气瓶进行旋转,焊枪固定不动,只适合小气瓶的环缝焊接,不能适合大型气瓶的环缝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气瓶环缝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气瓶环缝焊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气瓶的固定座、位于气瓶上方的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枪、与所述焊接枪相连的伸缩套筒、用于驱动所述伸缩套筒的丝杠结构、用于驱动整个焊接装置进行周向旋转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由电机带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支架安装在丝杠结构的上端,所述伸缩套筒安装在丝杠结构的下端;所述旋转支架由电机带动实现回转运动,所述伸缩套筒由丝杠结构带动实现升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焊接枪由“Z”型焊接支架安装在伸缩套筒的一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焊接装置,一方面能够实现一维的上下升降,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二维的回转运动,从而能够带动焊接枪进行升降和周向旋转,自动化程度更高,同时由于气瓶是固定的,焊接枪是运动的,能够适合大型气瓶的焊接工序,且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改进型气瓶环缝焊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气瓶1的固定座2、位于气瓶1上方的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枪3、与所述焊接枪3相连的伸缩套筒4、用于驱动所述伸缩套筒4的丝杠结构5、用于驱动整个焊接装置进行周向旋转的旋转支架6,所述旋转支架6由电机带动,所述焊接枪3由“Z”型焊接支架7安装在伸缩套筒4的一侧。
所述旋转支架6安装在丝杠结构5的上端,所述伸缩套筒4安装在丝杠结构5的下端;所述旋转支架6由电机带动实现回转运动,所述伸缩套筒4由丝杠结构5带动实现升降运动。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焊接装置,一方面能够实现一维的上下升降,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二维的回转运动,从而能够带动焊接枪进行升降和周向旋转,自动化程度更高,同时由于气瓶是固定的,焊接枪是运动的,能够适合大型气瓶的焊接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5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线接头的焊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MIG焊送丝机构的送丝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