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箱梁翼缘板施工支撑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6249.5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5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孔阳;陈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路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43001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浇箱梁翼缘板 施工 支撑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市政、铁路等各类现浇箱梁施工的支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现浇箱梁翼缘板施工支撑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浇箱梁支架设计过程中,很多项目完全采用钢管支架支撑,导致箱梁腹板及翼缘板线形不宜控制,箱梁腹板内外模板需采用拉杆对拉,箱梁施工完后遗留下拉杆孔,影响美观,施工周期长。在施工过程中,现浇箱梁的底模及翼缘板支架模板需分两次调整,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会发生固定不牢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翼缘板施工支撑托架,设计合理,抗压强度大,支撑效果好,线形易于控制,保证固定的牢固性,而且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比。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现浇箱梁翼缘板施工支撑托架,与现浇箱梁相匹配,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现浇箱梁相匹配的荷载传递托架,荷载传递托架的下部连接有若干支撑托架;所述支撑托架的底部通过底部支架连接;所述支撑托架的顶部与荷载传递托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通过套管连接在荷载传递托架上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形状与荷载传递托架的形状相配合实现贴合;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支撑托架相对应的U形连接座,U形连接座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托架。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荷载传递托架是利用弯曲设备将矩形钢管加工成同箱梁相匹配的线形托架,线形托架上通过套管连接有固定板。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托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部支架上,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U形连接座上;所述支撑托架是由若干槽钢依次连接制成的。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底部支架是由一根或者若干根钢管制成,底部支架与施工面相配合;所述钢管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与支撑托架相配合保证支撑托架的支撑牢固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管、槽钢、矩形钢管固定连接成支撑托架,经计算,按一定间距安装在腹板外侧,支撑托架通过用钢管连接固定在钢管支架上,承受翼缘板及腹板的荷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件和卡槽实现固定的模块化,保证了固定操作的快捷,而且避免了焊接等对材料的伤害,重复利用作用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施工快捷,在施工过程中,可拆性好、搬迁、安装方便,同时减少了腹板内外模之间的拉杆,固定牢固性好。施工过程中,只需将底板标高调整好,按线形安装即可。本实用新型施工安全,无需考虑钢管无法抵御横向荷载等不安全因素;施工工艺及条件简单,质量容易控制。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现浇箱梁翼缘板施工支撑托架,与现浇箱梁相匹配,包括与现浇箱梁相匹配的荷载传递托架3,荷载传递托架3的下部连接有若干支撑托架2。所述支撑托架2的底部通过底部支架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托架2的顶部与荷载传递托架3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所述连接件4包括通过套管43连接在荷载传递托架3上的固定板42,固定板42的形状与荷载传递托架3的形状相配合实现贴合。所述固定板4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支撑托架相对应的U形连接座41,U形连接座41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托架2。
所述荷载传递托架3是利用弯曲设备将矩形钢管加工成同箱梁相匹配的线形托架,线形托架上通过套管43连接有固定板42。
所述支撑托架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部支架1上,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U形连接座上。所述支撑托架是由若干槽钢依次连接制成的。
考虑到实际的效果,所述底部支架1是由一根或者若干根钢管制成,底部支架与施工面相配合。所述钢管上设置有卡槽5,卡槽5与支撑托架2相配合保证支撑托架的支撑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管、槽钢、矩形钢管固定连接成支撑托架,经计算,按一定间距安装在腹板外侧,支撑托架通过用钢管连接固定在钢管支架上,承受翼缘板及腹板的荷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件和卡槽实现固定的模块化,保证了固定操作的快捷,而且避免了焊接等对材料的伤害,重复利用作用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路桥有限公司,未经中天路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6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