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锂电池隔膜复卷机夹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7525.X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史新昆;王维;金苗;张东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瑞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28 | 分类号: | B65H19/28;B65H18/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锂电池 隔膜 复卷机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卷机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型锂电池隔膜复卷机夹头。
背景技术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中安全性能的关键部件之一,锂电池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得电池的正负极分开,放置两级直接接触,建立电压,同时起到让离子顺利通过而形成电流。
锂电池隔膜是否完好、无杂质对电池的安全性能很重要,锂电池隔膜生产过程必须保持高度洁净,不允许有杂质,尤其是金属屑的存在,如果锂电池隔膜中有金属屑,将容易直接导致电池短路。
锂电池隔膜复卷工序是锂电池干法单拉工艺中的一道工序,此工序介于流延工序之后、热处理工序之前,此工序的目的是为了让锂电池隔膜释放内应力,此工序需要放卷和收卷。然而,常规的锂电池隔膜收卷对环境的洁净度要求并不高,实际操作过程中纸辊会套在夹头上,致使纸辊与夹头直接接触,夹头与纸辊之间相对摩擦会产生纸屑、铁屑等异物,严重影响了车间的洁净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型锂电池隔膜复卷机夹头,能够解决现有锂电池隔膜倒卷过程中由于纸辊与夹头相对摩擦而产生的金属粉、纸屑等异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型锂电池隔膜复卷机夹头,包括夹头本体,所述夹头本体主要由固定部和夹持部构成,所述固定部和夹持部的连接过渡区域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L型凹槽,所述每个L型凹槽内均固定嵌入有L型橡胶块,所述L型橡胶块主要由竖直部和水平部构成;所述竖直部的前表面为竖直平面,竖直部的前表面高于固定部的前表面;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由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面、过渡曲面和第二水平面组成,所述第一水平面与夹持部的侧面平齐,所述第二水平面高于夹持部的侧面。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型橡胶块的数量为4~10个。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直部的前表面高出固定部的前表面1~3mm,所述第二水平面高出夹持部的侧面1~3mm。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每块L型橡胶块和夹头本体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每个螺丝的顶部低于对应L型橡胶块的表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型锂电池隔膜复卷机夹头,能够有效地减少铁屑、纸屑等异物的产生,增大了夹头与纸辊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防止纸辊与夹头的相对滑动,提高了锂电池隔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夹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是L型橡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夹头本体,11、固定部,12、夹持部,2、L型凹槽,3、L型橡胶块,31、竖直部,32、水平部,33、螺丝孔,321、第一水平面,322、过渡曲面,323、第二水平面,4、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锂电池隔膜复卷机夹头,包括夹头本体1,夹头本体1主要由固定部11和夹持部12构成。
见图3和图4,固定部11和夹持部12的连接过渡区域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L型凹槽2,即夹头本体1与外部纸辊相接触的直角位置处铣出若干个L型凹槽2。
见图1和图2,每个L型凹槽2内均固定嵌入有L型橡胶块3,L型橡胶块3选用耐磨聚氨酯橡胶,L型橡胶块3的数量为4~10个。而外部纸辊与夹头本体1之间没有接触,若干个L型橡胶块3增加了外部纸辊与夹头本体1之间的摩擦力,为了减少纸辊掉纸屑的量,该外部纸辊的内壁包有铁皮。
见图5,L型橡胶块3的竖直部31和水平部32均预留有固定位置的螺丝孔33,两个螺丝孔33的位置与夹头本体1上预留的固定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瑞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瑞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75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