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高悬浮固体物料的高负荷复合型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7951.3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华平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悬浮固体 物料 负荷 复合型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高悬浮固体物料的高负荷复合型厌氧反应器,高悬浮固体物料包括高悬浮固体有机废水、有机浆液及污泥等,并产生有利用价值的生物沼气,属于环境保护及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悬浮固体有机废水、有机浆液及污泥的厌氧处理并产生有经济价值的生物沼气技术是近年来环境环保和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厌氧反应器也经历了从以厌氧消化反应器CSTR、厌氧接触反应器为代表的第一代厌氧反应器到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再到以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和厌氧颗粒污泥内循环IC反应器为代表的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厌氧污泥也从絮状污泥演进到颗粒污泥,厌氧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也由低到高。
目前对于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各类型厌氧反应器均有应用。对于含悬浮固体浓度低的有机废水,主要采用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内循环IC反应器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等高负荷厌氧反应器,以节省占地和投资;对于悬浮固体浓度高的有机废水,为了防止系统堵塞,主要采用厌氧接触反应器或采取预处理措施降低悬浮固体浓度后再采用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内循环IC反应器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因此带来工艺流程增加,占地面积增大,投资高等问题。同时,上述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内置的三项分离器制造技术条件苛刻,易引起分离效果差,腐蚀,堵塞以及维护困难等问题。
对于有机浆液及污泥等粗粒有机粒料的厌氧处理,目前主要是运用厌氧消化反应器CSTR。其特征是,厌氧反应器内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相等,反应器内为普通厌氧絮状污泥,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低,因此厌氧反应器体积巨大,造价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高悬浮固体物料的高负荷复合型厌氧反应器,旨在解决当前技术的以下问题:
1.低负荷厌氧反应器即以厌氧消化反应器CSTR、厌氧接触反应器为代表的第一代厌氧反应器,占地面积大、造价高。
2.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即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和以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及厌氧颗粒污泥内循环IC反应器为代表的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结构复杂、内置三项分离器在处理高悬浮固体物料易时发生腐蚀和堵塞而维护困难。
3.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即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及以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和厌氧颗粒污泥内循环IC反应器为代表的第三代厌氧反应器,不能运用于有机浆液及污泥等粗粒有机物料厌氧消化领域。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一种厌氧反应器即可满足各种高悬浮固体物料的厌氧消化、无堵塞、免维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效率高等多功能的要求。
更确切地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高悬浮固体物料的高负荷复合型厌氧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处理高悬浮固体物料的高负荷复合型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循环罐、循环泵、布水器、厌氧罐、厌氧罐出料装置、固液分离器、污泥回流泵、进料管、清液输出管、污泥输出管、沼气管、颗粒污泥床循环管路、絮状污泥床循环管路、污泥回流管路。
所述厌氧罐为密闭型,由下至上依据截面尺寸和介质不同依次分为颗粒污泥床区、缓冲区、絮状污泥床区和集气室,所述颗粒污泥床区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布水器,所述絮状污泥床区的上部侧壁设有所述厌氧罐出料装置。
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循环罐的上侧部或顶部连接,所述循环罐的下侧部与所述循环泵进口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循环泵出口端与所述布水器及所述颗粒污泥床区的下部侧壁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颗粒污泥床区的上侧部与所述循环罐的顶部通过所述颗粒污泥床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絮状污泥床的上侧部与所述循环罐的顶部通过所述絮状污泥床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厌氧罐出料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进料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器的污泥出口端与所述的污泥回流泵的进口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絮状污泥床区的下侧部通过所述污泥回流管路连接,所述污泥输出管位于所述泥回流管路上,所述清液输出管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清液端连接,所述沼气管分别与所述循环罐的顶部、所述集气室的顶部和所述固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端连接。
所述厌氧罐的颗粒污泥床区、缓冲区、絮状污泥床区和集气室中心同轴且内部贯通,所述厌氧罐的絮状污泥床区和集气室为柱形结构且截面同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华平,未经廖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7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塔冲床加工窄小板料的原点延伸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送管的缩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