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硅打浆与表面改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9472.5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5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杭忠;关怀民;童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C01B3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打浆 表面 改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硅的打浆与表面改性的装置,具体涉及二氧化硅打浆和在水相中的湿法表面改性同时进行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硅质轻、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不燃烧、亲水性、电绝缘性强,在化工、轻工等行业中应用广泛,如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墨及牙膏等。由于二氧化硅表面存在大量羟基,使其呈亲水疏油的特性,在有机相中难以润湿和分散,因此限制了二氧化硅的应用范围,影响产品应用性能。为此,需对二氧化硅粒子的表面进行改性,提高产品的亲油性和分散性。
目前工业上常用干法对二氧化硅的表面进行改性,其过程简单、后处理工艺少,但改性剂定额高、操作条件严格、设备要求高,改性的效果也不均匀。采用湿法改性,工艺简单,改性效果好,产品质量容易稳定,改性剂定额较低,改性装置也出现个别报道。但目前的改性装置,不含打浆功能或打浆效果不理想,也就是对需要改性的二氧化硅有要求,需经过打浆制成细浆后才能进行改性;且现有的改性装置不含回流装置,对改性温度和改性剂造成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进行二氧化硅打浆与湿法表面改性的装置,能缩短生产改性二氧化硅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扩大改性温度和改性剂选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打浆与表面改性的装置,包括浆槽和浆槽壳体,在位于浆槽壳体的顶部上设置有减速机,在浆槽壳体的顶部与浆槽壳体的竖直外壁之间有斜壁,所述斜壁的两侧上分别设有蒸汽出口和进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浆槽壳体的下部外侧设有热源进口,在浆槽壳体的上部外侧设有热源出口,在浆槽壳体的中下部外侧设有温度数显仪,一热电偶贯穿浆槽壳体的内外壁后与温度数显仪连接,浆槽壳体内设有圆柱形的搅拌轴,搅拌轴上端与减速机连接,出料口设在浆槽的槽体底部的正中位置处,搅拌轴上设有上中下三层搅拌桨。
所述搅拌轴底部与设在浆槽的槽体底部正中的出料口相距15-25mm,搅拌轴直径比出料口的口径小20-30mm。
在位于搅拌轴上的上层搅拌桨叶与中层搅拌桨叶俯视呈互为90度,上层搅拌桨叶与下层搅拌桨叶俯视呈互为45度,中层搅拌桨叶与下层搅拌桨叶俯视呈互为45度。
在浆槽壳体的一侧外壁且距槽体底部100-150mm处设有热源进口,所述热源进口与能控温的热源发生装置相连,在浆槽壳体的另一侧外壁且距浆槽壳体底部4/5处设有热源出口。
所述热电偶设在上层搅拌桨叶与中层搅拌桨叶之间,用来实时监控浆槽壳体内的温度。
所述上层搅拌桨叶与浆槽壳体的竖直内壁的距离为100-150mm,上层搅拌桨叶与水平方向夹角呈-45~-65度。
所述中层搅拌桨叶与浆槽壳体竖直内壁的距离为180-250mm,中层搅拌桨叶与水平方向夹角呈-45~-65度。
所述下层搅拌桨叶与浆槽壳体竖直内壁的距离为20-40mm,与浆槽的槽体底部的距离为15-25mm;下层搅拌桨叶与水平方向夹角呈-160~-165度。
在浆槽壳体外壁安装有的温度数显仪与热电偶位于同侧且处在同一高度上,用来显示热电偶测量的温度。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打浆与改性的装置,其特点在于搅拌轴底部与设在浆槽的槽体底部正中的出料口相距15-25mm,搅拌轴直径比出料口的口径小20-30mm,搅拌轴上设有上中下三层搅拌桨,上层搅拌桨叶与中层搅拌桨叶俯视互为90度,上层搅拌桨叶与下层搅拌桨叶俯视互为45度,中层搅拌桨叶与下层搅拌桨叶俯视互为45度。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打浆与改性装置,其特点在于上层搅拌桨叶与浆槽壳体的竖直内壁的距离为100-150mm,上层搅拌桨叶与水平方向夹角呈-45~-65度;中层搅拌桨叶与浆槽壳体竖直内壁的距离为180-250mm,中层搅拌桨叶与水平方向夹角呈-45~-65度;下层搅拌桨叶与浆槽壳体竖直内壁的距离为20-40mm,与浆槽的槽体底部的距离为15-25mm;下层搅拌桨叶与水平方向夹角呈-160~-165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打浆与改性的装置,其特点在于浆槽壳体的一侧外壁且距槽体底部100-150mm处设有热源进口,所述热源进口与能控温的热源发生装置相连,在浆槽壳体的另一侧外壁且距浆槽壳体底部4/5处设有热源出口。在浆槽壳体的中下部外侧设有温度数显仪,一热电偶贯穿浆槽壳体的内外壁后与温度数显仪连接,用来实时监控浆槽壳体内体系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9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扁环填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沸腾床反应器的气液分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