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范围软开关的全桥移相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0053.3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武;张昌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范围 开关 全桥移相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范围软开关的全桥移相电路。
背景技术
软开关的全桥移相软电路由于可以利用MOS本身的寄生参数和变压器的漏感实现软开关,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大功率电源装置中,但是均存在一些重大问题,一是环流损耗大,二是加大了占空比的丢失,而为了把占空比丢失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的电路改进,又会导致了滞后臂无法全范围实现软开关,现有技术同样对其有改进的电路,但是这种电路需要加入辅助电路的器件较多,对于缩小体积,增加功率密度都有一定的阻碍,且增加了很多电路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安全稳定、成本低、结构简单且损耗少、占空比丢失小的可全范围实现软开关的全范围软开关的全桥移相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范围软开关的全桥移相电路,包括输入电源,所述输入电源两端之间连接有相互串接的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输入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相连并在连接处连接有依次串接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第二MOS管的源极与输入电源的负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还连接至一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一源极接地的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并在连接处连接有依次串接的第二电容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短接后连接至一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并接地,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有输出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电路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适用于大功率的开关电源,成本低、结构简单且可减小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的环流损耗,与传统电路相比,它可降低了1/2的作为开关管的MOS管的环流能量损耗,并且能够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滞后臂零电压开关和极小的占空比丢失,散热等其他物理性能均得到较大提升,可全范围实现软开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输出电路包括副边绕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通方向均为远离副边绕组方向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短接后串接一输出电感并以输出电感的另一端作为电压输出端且和副边绕组两端之间的中间端形成输出电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电压输出端和副边绕组两端之间的中间端之间连接有并联设置的输出电容和输出电阻。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均连接有一辅助二极管且导通方向为各个MOS管的源极至漏极方向。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均连接有一辅助电容。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均为NPN型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电路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适用于大功率的开关电源,成本低、结构简单,利于缩小体积和增加功率密度,且可减小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的环流损耗,与传统电路相比,它可降低了1/2的作为开关管的MOS管的环流能量损耗,并且能够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滞后臂零电压开关和极小的占空比丢失,散热等其他物理性能均得到较大提升,可全范围实现软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电源,11、第一MOS管,12、第二MOS管,13、第三MOS管,14、第四MOS管,21、第一电容,31、第一电感,22、第二电容,32、第二电感,2、变压器,41、第一二极管,42、第二二极管,5、输出电感,6、输出电容,7、输出电阻,81、辅助二极管,82、辅助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0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聚四氟复合管道
- 下一篇:凹凸槽混凝土墙体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