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铜翅片管的加工液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0271.7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菲德博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6 | 分类号: | B21D53/06;B21D37/16;B21D37/18;B08B3/02;B08B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建华 |
地址: | 3114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铜翅片管 加工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管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铜翅片管的加工液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号:200710019965.5,申请日:2007-02-01,申请名称:高翅片热交换管及其加工方法,在说明书附图的图4中,公开了翅片管加工的整个过程及设备,管件4在底座1上的传动箱2中转动,转动的管件1在加工箱3中被加工为翅片管。
但是该中加工方式,效率较慢,且加工出的翅片管表面粗糙度较高,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冷却的乳化液的进行冲刷。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实用新型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如何设计出一种高铜翅片管的加工液循环系统,可以加工向加工处输送冷却的乳化液,降低翅片管的粗糙度,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铜翅片管的加工液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高铜翅片管的加工液循环系统,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传动箱,传动箱中转动有管件,管件的一侧位于传动箱中、管件的另一侧设有加工箱,管件被加工箱加工后形成翅片管,所述加工箱中间位置的加工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固定连接有乳化液管,翅片管上部设有冲刷管,所述加工箱下部设有乳化液箱,所述冲刷管穿过乳化液箱的内部。
所述乳化液箱中容纳有乳化液,乳化液箱中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抽液泵安装在乳化液的液面下,抽液泵的上固定有乳化液管。
所述乳化液管顶部上设有喷液头,喷液头横向固定在开口上。
所述冲刷管包括固定安装与底座上的进液管,进液管向乳化液箱中延伸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向上延伸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上安装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用于将热水冲刷至翅片管上。
所述吸热管可以为多种形状并置于乳化液箱中的乳化液下。
所述吸热管可以呈S形盘绕在乳化液箱中的乳化液下,也可以为盘曲的环形,也可以为方形、直形、椭圆形等不规则的形状,盘曲在乳化液下吸收热量即可满足使用吸热的要求。
所述导向管端部设有扁平的一字形的冲刷头。
所述翅片管与冲刷管的下侧设有容器。
所述容器下设有用于支撑容器的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乳化液箱中。
所述容器的下侧端设有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稳定性较高;
2、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及安装;
3、利用水流的冷却乳化液,实现节能;
4、利用乳化液的热量加热冲刷的水流,热水冲刷翅片管更洁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底座1、传动箱2、加工箱3、开口31、管件4、乳化液箱5、抽液泵51、乳化液管52、喷液头521、乳化液53、冲刷管6、进液管61、导液管62、导向管63、吸热管64、冲刷头65、容器7、支撑腿71、排水管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铜翅片管的加工液循环系统,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在底座1上的传动箱2,传动箱2中转动有管件4,管件4的一侧位于传动箱2中、管件4的另一侧设有加工箱3,管件4被加工箱3加工后形成翅片管,所述加工箱3中间位置的加工处设有开口31,所述开口31上固定连接有乳化液管52,翅片管上部设有冲刷管6,所述加工箱3下部设有乳化液箱5,所述冲刷管6穿过乳化液箱5的内部;至少具有利用自身进行乳化液的热量加热冲刷的水流,用热水冲刷翅片管,具有节能的效果。
如图1、2中所示,一种高铜翅片管的加工液循环系统,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在底座1上的传动箱2,传动箱2中转动有管件4,管件4的一侧位于传动箱2中、管件4的另一侧设有加工箱3,管件4被加工箱3加工后形成翅片管,在挤压管件4的过程中,会形成热量,通过乳化液53将加工过程中的热量吸收,并通过乳化液53降低翅片管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翅片管的质量。
加工箱3中间位置的加工处设有开口31,开口31连通至加工处,通过开口31将乳化液流至加工处中,开口31可以是规则的结构的通槽,如空心圆柱或空心长方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通槽,将乳化液53连通至加工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菲德博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菲德博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02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风窗框密封结构及前风窗框可前翻式汽车
- 下一篇:空心结构稳定杆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