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变换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0560.7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3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变换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双向变换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的能源、环保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汽车,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绿色清洁汽车。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动力电池的性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双向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可以优化电动机控制、提高电动汽车整体的效率和性能。双向DC-DC不仅可以实现电池与超级电容的配合工作达到功率的最优配置,还可以实现能量的回收,从而实现效率的提高。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压型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如图1所示。其中L是变换器传输能量的重要元件。其主要工作波形如图2所示,φ为移相角,改变φ的大小,就可以改变传递功率的大小:改变φ的相位,则可以变压器两侧的功率流向。
从上述介绍可以知是L一个固定的值,该值可以根据经验设置,但是L的值不能选的太小,否则变换器的滞后臂的开关动作将不能保证软开关。所以,为了保证滞后臂的软开关电感值必然比较大,但是这样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原边电流上升及复位时间也必然将增大,这导致在一个周期内变换器传输的能量变小,影响变换器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变换器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变换器电路及变换器交流输入输出回路;
所述双向变换器电路还包括:变压器、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2、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3、第四场效应晶体管Q4、第一光耦合器IC1、第二光耦合器IC2、第三光耦合器IC3、第四光耦合器IC4;其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D极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2的D极同时与电池正极相连,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S极与第四场效应晶体管Q4的D极、变压器的高压侧及第一输出端OUT1相连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G极与电阻R6串联后与第二光耦合器IC2的第6与第7针脚相连接,二极管D2与电阻R6,并联,电阻R5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端及二极管DW2的负极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E3的负极端、第二光耦合器IC2的的第5针脚、二极管DW2的正极端及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1的S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IC2的第8针脚与电路电压VCCA及电容CE3的正极端相连,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2的S极与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3的D极、变压器的高压侧及第二输出端OUT2相连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2的G极与电阻R7串联后与第一光耦合器IC1的第6与第7针脚相连接,二极管D1与电阻R7,并联,电阻R9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端及二极管DW1的负极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容CE4的负极端、第一光耦合器IC1的的第5针脚、二极管DW1的正极端及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2的S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IC2的第8针脚与电路电压VCCB及电容CE4的正极端相连,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3的S极与第四场效应晶体管Q4的S极及接地端GND相连接,第三场效应晶体管Q3的G极与电阻R19串联后与第三光耦合器IC3的第6与第7针脚相连接,二极管D5与电阻R19,并联,电阻R24的一端与二极管D5的正极端及二极管DW4的负极端相连,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电容CE6的负极端、第三光耦合器IC3的的第5针脚、二极管DW4的正极端及第四场效应晶体管Q4的S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IC3的第8针脚与电路电压VCCD及电容CE6的正极端相连,第四场效应晶体管Q4的G极与电阻R15串联后与第四光耦合器IC4的第6与第7针脚相连接,二极管D6与电阻R15,并联,电阻R23的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端及二极管DW5的负极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容CE3的负极端、第四光耦合器IC4的的第5针脚、二极管DW5的正极端及第四场效应晶体管Q4的S端相连,第四光耦合器IC4的第8针脚与电路电压VCCC及电容CE5的正极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0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