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坐圈可调节的便座装置及座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1573.6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1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3/28 | 分类号: | A47K1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戴俊波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圈可 调节 装置 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器具,特别是一种坐圈可调节的便座装置及安装有该便座装置的座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便座装置已经作为单独的产品进行销售,而座便器的桶体尺寸大小不一,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不同规格的便座装置安装到座便器的桶体上,可能出现便座装置的坐圈无法和桶体顶部的敞口对准的情况,因此用户如果要为座便器的桶体搭配一个便座装置,就要清楚桶体的尺寸,才能确定便座装置的尺寸,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用户挑选合适的便座装置的难度,还有可能出现搭配不到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坐圈可调节的便座装置,坐圈可调节是指可以调节坐圈相对桶体的位置,使坐圈的内圈通孔与桶体顶部的敞口对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圈可调节的便座装置,包括便座主体和坐圈,便座主体转动连接有转接件,坐圈与转接件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带动坐圈在垂直转接件轴向的方向上相对便座主体滑动,便座主体设有控制单元,驱动组件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和连接件,驱动器的输出端与连接件传动连接,驱动器和连接件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在坐圈上、另一个固定连接在转接件上。驱动器和连接件中可以选择一个固定不动,选择另一个与坐圈同步运动,由于采用电动方式来调节坐圈,因此可以很容易实现在用户控制下的被动调节和便座装置自主进行的智能调节等多种调节方式,实现成本较低。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器为电机,电机固定连接在坐圈上,连接件为螺母,螺母固定连接在转接件上,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或者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与螺母配合的螺杆,电机轴的轴向垂直转接件的轴向。利用螺纹配合来将电机的扭矩转化为电机自身直线移动的力矩,传动稳定,而且电机自身直线移动的行程容易控制,相当于无极调节,可以在电机移动的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下来,因此能够适用更多尺寸的座便器;当电机停止工作后,螺纹配合本身具有良好的自锁效果,因此坐圈与便座主体的位置关系可以长期保持不变。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便座主体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串联在驱动组件与控制单元之间。控制开关便于用户直观地操作来调节坐圈的位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坐圈上远离便座主体的一端设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用于在坐圈放平后检测距离传感器到座便器的桶体顶部表面的垂直距离,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利用距离传感器实现坐圈可以自动调节。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距离传感器设有一个,距离传感器设在坐圈的对称中心线与坐圈的外侧边缘相交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驱动组件与坐圈组成的整体通过转接件相对便座主体转动,同时转接件与坐圈之间没有约束关系,使得坐圈可以相对转接件在垂直转接件轴向的方向上移动,便座主体安装固定在座便器的桶体上,转接件相对桶体的位置不会变化,驱动组件带动坐圈相对转接件移动就可以实现坐圈相对桶体移动,从而使坐圈的内圈通孔与桶体顶部的敞口对准,能够让调节后的便座装置与用户的座便器搭配好,而且适用的座便器尺寸范围广,让更多的用户只花费少量的调节时间,而不用花费更多时间去寻找合适尺寸的便座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便器,包括桶体、水箱和便座装置,水箱位于桶体上方且位于便座装置的后方,便座装置安装在桶体上,便座装置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坐圈可调节的便座装置,驱动组件带动坐圈使坐圈的内圈通孔与桶体顶部的敞口对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座便器长期使用后,可以对坐圈的位置进行微调节,使得坐圈始终能够与座便器的桶体搭配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驱动器接近连接件);
图3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驱动器远离连接件);
图5为图4中C-C向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增加连接臂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安装到座便器的桶体上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I处放大图;
图9为对照图8展示坐圈调节到位后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坐圈需要与图7所示情况反向调节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中坐圈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1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