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及玉米秸秆搂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2087.6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君;周培庆;汪雄伟;尹玲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D89/00 | 分类号: | A01D8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度 调节 机构 玉米 秸秆 搂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作业机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玉米秸秆搂集机。
背景技术
在国家鼓励开发生物质发电政策的引导下,秸秆直燃发电已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许多利用生物质秸秆直燃发电的工程在全国各地陆续建设。在多种生物质秸秆中,玉米秸秆的单株质量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收集相对容易,应重点开发。在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后,秸秆成段落散落于田间,为适应大中型打捆机打捆,需将一定宽幅的玉米秸秆搂集成条,方便打捆机作业,以减少田间行走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然而,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玉米秸秆的收集铺条设备还很少,有如公告号为CN102124869A、名称为秸秆搂集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由多根筢柱横向、间隔排列安装在筢轴上,将筢轴安装在机架上。将机架上的两个卡头与拖拉机两个牵引柱连接,顶杆接头与拖拉机上悬挂连接,提杆与拖拉机提升臂连接,由拖拉机牵引,将秸秆搂集成堆。该种结构的搂集机虽然能完成玉米秸秆的搂集,但收集后的条铺宽度基本都是固定的,不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打捆机对捡拾宽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构可靠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以使搂集机收集牧草、秸秆时,可根据打捆机的捡拾宽度适时调节条铺的宽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中间横梁、左伸缩臂、右伸缩臂以及将左伸缩臂及右伸缩臂移动连接在中间横梁上的调节装置。左立柱、右立柱分别设置在中间横梁的两端。左伸缩臂与左立柱连接。右伸缩臂与右立柱连接。其中,调节装置包括拉杆组件以及手柄组件。拉杆组件具有中间拉杆、套设在中间拉杆上的齿轮、以及分别转动连接在中间拉杆两端的左旋拉杆、右旋拉杆,左旋拉杆与左伸缩臂连接,右旋拉杆与右伸缩臂连接。手柄组件具有方便施力的手柄杆以及与手柄杆连接的止推杆,止推杆上具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
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拉杆组件还具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中部通过轴承套设在所述中间拉杆上,所述定位套的两端通过卡子连接在所述中间横梁上。
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齿轮为一个,设置在所述中间拉杆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定位套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齿轮的两侧。
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手柄组件还具有穿设在所述中间拉杆上的支壁板,所述手柄杆与所述止推杆通过所述支壁板连接。
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支壁板为两个,所述手柄杆和所述止推杆皆通过螺栓连接在两个支壁板之间,且所述手柄杆位于所述止推杆上方。
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手柄组件还具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两个支壁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止推杆上方。
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两个支壁板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其中,还包括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一端与所述左伸缩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立柱连接。
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其中,还包括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一端与所述右伸缩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立柱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玉米秸秆搂集机,包括上述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基于条铺宽度调节机构的设置,在收集牧草、秸秆时,可根据打捆机的捡拾宽度适时调节条铺的宽度。且调整时,通过手柄组件与拉杆组件的配合即可实现,其操作简单,结构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条铺宽度调节机构的结构图(从另一方向看);
图3为图1中的拉杆组件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的手柄组件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左立柱
2右立柱
3左伸缩臂
31左中部定位部
4右伸缩臂
41右中部定位部
5中间横梁
51、52豁口
6调节装置
610拉杆组件
611中间拉杆
6111左旋套
6112右旋套
612齿轮
613左旋拉杆
614右旋拉杆
615定位套
620手柄组件
621手柄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2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盘数据存取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鹌鹑蛋鱼腥味敏感基因及其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