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级分离高效型油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2349.9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杰;孙丽;姚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顿汉布什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祁纯阳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高效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级分离高效型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分离器用于压缩机排气的油气分离,广泛应用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现有的普通油分离器一般可实现三级分离,三级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相对不理想,分离后油气混合物的含油率较高,分离不够彻底,可能会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如何创设一种油气分离率更高、分离更加彻底的四级分离高效型油分离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四级分离高效型油分离器,使其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率高,提高整个制冷系统运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级分离高效型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筒体、高效分子筛、高效除雾器和进气消声装置,所述的油分筒体内设有多个高效分子筛,高效分子筛下方设有高效除雾器,油分筒体下端设有进气口,油分筒体内还设有进气消声装置,进气消声装置安装在进气口处,所述的油分筒体上还设有出气口和出油口,所述的高效除雾器包括压盖、不锈钢丝铁网和钢圈,所述的钢圈焊接在油分筒体上,不锈钢铁丝网有多层,压盖分别压在不锈钢铁丝网的上方和下方。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图示油分经改进后,增加高效除雾器后可实现四级分离,经过四级分离后,油气混合物的含有率可低至3-5PPM,已基本实现彻底分离,在冷凝器中视液镜中可看到清澈的制冷剂液体,可使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更加可靠稳定运行。
本申请的高效除雾器合理选材、不锈钢铁丝网的选择及压实均经过可靠性验证,既不会因高速气流的长期对吹而损坏,又不会造成过大的压降影响制冷循环的能效比,实现更好的过滤油滴的作用,且保证了高效分子筛的可靠性能。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四级分离高效型油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除雾器俯视示意图。
其中,1为油分筒体,2为高效分子筛,3为高效除雾器,4为进气消声装置,5为进气口,6为出油口,7为出气口,31为压盖,32为不锈钢铁丝网,33为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表述清楚,文中所述上、下均以图1所示方向为基础。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级分离高效型油分离器,油分筒体1、高效分子筛2、高效除雾器3和进气消声装置4,所述的油分筒体1内设有多个高效分子筛2,高效分子筛2下方设有高效除雾器3,油分筒体1下端设有进气口5,油分筒体1内还设有进气消声装置4,进气消声装置4安装在进气口5处,所述的油分筒体1上还设有出气口7和出油口6,所述的高效除雾器3包括压盖31、不锈钢丝铁网32和钢圈33,所述的钢圈焊接在油分筒体上,不锈钢铁丝网有多层,压盖分别压在不锈钢铁丝网的上方和下方。
钢圈33采用钢管10(20)-GB/T8163材料,压盖31由钢板条交叉焊接并切割成型,中间为层叠的不锈钢丝网32,上下压盖31压实,再与钢圈33焊接。其中不锈钢丝铁网32要求充分压实,使高压气流通过后只能感受到微弱的气流,实现更好的过滤油滴的作用。
高流速制冷剂气体与润滑油混合物通过进气口进入油分分离中,经过进气消声装置4降噪后,从进气消声装置4的出口处沿内径切线方向排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型油滴离心分离并汇集于油分底部,初步分离的油气混合物则以低流速继续上行,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进一步分离,随后进入高效除雾器3中进行第三级分离,最后进入高效分子筛2进行第四级精度过滤,经过四级分离后的制冷剂由出气口进入冷凝器循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顿汉布什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顿汉布什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2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