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3045.4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6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韩新建;王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泽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8 | 分类号: | H02M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并网 逆变器 开关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网逆变器开关电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属于电源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太阳能总辐射量高于5016MJ/(m2a)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但相对于蓬勃发展的世界光伏工业,中国配套设备的产业化进程也严重滞后于其他国家。国际上方兴未艾的光伏并网集成建筑在国内还几乎是空白。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并网型逆变器还主要依赖进口或者以合作研究的方式获得,导致并网型光伏系统的造价升高、依赖性,从而制约了并网型光伏系统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和推广。因此掌握并网型光伏系统的核心——并网型逆变器技术对推广并网型光伏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
从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路径看,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建设低碳社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
目前,一般并网逆变器中用到的辅助开关电源,输入侧是瞬时变化的直流,输出侧是稳定的直流,并且输出侧各个支路之间、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都要实现电气隔离,以满足安规、驱动、采样要求。并且输入侧需要能够承受宽泛的输入电压范围波动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包括微控制器模块、高频变压器、变压器驱动模块、变压器隔离电路,所述高频变压器包含原路副边、一路副边、二路副边、三路副边、四路副边,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与高频变压器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驱动模块连接变压器隔离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高频变压器采用反激拓扑结构的高频变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驱动模块的芯片型号为IR2153。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采用五路变压器隔离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实现;
2、本实用新型的并网逆变器专用辅助开关电源,在结构简单、输入电压范围宽泛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对辅助电源的复杂要求,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满足功能及安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五路变压器隔离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驱动芯片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包括微控制器模块、高频变压器、变压器驱动模块、变压器隔离电路,所述高频变压器包含原路副边、一路副边、二路副边、三路副边、四路副边,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与高频变压器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驱动模块连接变压器隔离电路,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可结合图2所示。
其中,所述高频变压器采用反激拓扑结构的高频变压器,如图3所示,其中变压器驱动模块的芯片型号为IR2153,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采用五路变压器隔离电路。
本实用新型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并网逆变器专用辅助开关电源,在结构简单、输入电压范围宽泛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对辅助电源的复杂要求,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满足功能及安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电源,系统控制核心设置至少一个控制芯片,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采用芯片型号为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芯片型号为UC*845,所述高频变压器采用反激拓扑结构的高频变压器,且高频变压器有一路原边四路副边,其中一路副边反馈除提供微控制器模块工作电源外,也作为直流输入电压检测的采用电源,两路副边形成正负15伏电压,提供驱动电源的原边,然后通过五路变压器隔离输出五路隔离的驱动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泽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泽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3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