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量气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5111.1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8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彬辉 |
主分类号: | F16K31/124 | 分类号: | F16K31/1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 代理人: | 冯晓平 |
地址: |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气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领域,尤指一种定量气动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动阀一般通过一个气缸进行控制,油量不准确,且目前的进油孔与出油孔的密封性较差,且液体压力较大容易损坏阀体并导致进出液体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精准调节液体进出数量、进出液体较快、使用寿命长的定量气动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量气动阀,包括主阀体和固设于主阀体一侧的壳体,所述的主阀体内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活塞和与第一活塞连接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滑塞套和储油箱,所述的滑塞套内设有第二气缸和储油仓,所述的第二气缸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的第二活塞杆包括活塞杆前段、活塞杆中段和活塞杆后段,所述的活塞杆前段与进油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塞杆后段与出油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储油箱设有进油孔、出油孔和塞体,所述的储油箱内的液体通过进油孔进入储油仓内,所述的塞体套设于第一活塞杆上并随着活塞杆在储油箱内左右运动对进油孔和出油孔进行开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活塞杆前段和活塞杆后段横截面为梯形,即进油孔和出油孔通过锥度密封,能减少液体对活塞杆的压力,避免损坏活塞杆,使用寿命长,且通过锥度密封可使液体进出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储油箱上设有油量调节器和与油量调节器螺接的油量调节螺杆,工作时,油量调节螺杆与第一活塞杆相抵实现了将储油箱内的液体的定量控制,精准度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储油箱设有排气孔,排气孔用于气体排出,以免堵住活塞左右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前段和活塞杆后段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的活塞杆前段与进油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塞杆后段与出油孔密封滑动连接,即进油孔和出油孔通过锥度密封,能减少液体压力,避免损坏阀体,且通过锥度密封可使液体进出快,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相反的直线运动,从而达到油箱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开闭运动,从而使储油箱内的液体进入滑塞套内与推出滑塞套外,若需要精准推出液体的多少则可通过油量调节螺杆进行前后调整便可实现,油量准确,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另一视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活塞杆结构图。
标注说明:1.主阀体;11.第一气缸内;111.第一进气口;112.第一出气口;113.第一活塞;114.第一活塞杆;2.壳体;3.滑塞套;31.第二气缸;311.第二进气口;312.第二出气口;313.第二活塞;314.第二活塞杆;3141.活塞杆前段、3142.活塞杆中段和3143.活塞杆后段;4.储油箱;41.进油孔;42.出油孔;43.塞体;5.油量调节器;6.油量调节螺杆;7.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定量气动阀,包括主阀体1和固设于主阀体1一侧的壳体2,所述的主阀体1内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内11设有第一进气口111和第一出气口112、第一活塞113和与第一活塞113连接的第一活塞杆114,所述的壳体2内设有滑塞套3和储油箱4,所述的滑塞套3内设有第二气缸31和储油仓,所述的第二气缸31设有第二进气口311、第二出气口312、第二活塞313和第二活塞杆314,所述的第二活塞杆314包括活塞杆前段3141、活塞杆中段3142和活塞杆后段3143,所述的活塞杆前段3141与进油孔41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塞杆后段3143与出油孔42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塞杆前段3141和活塞杆后段3143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的储油箱4设有进油孔41、出油孔42和塞体43,所述的储油箱4内的液体通过进油孔41进入储油仓内,所述的塞体43套设于第一活塞杆114上并随着活塞杆在储油箱4内左右运动对进油孔41和出油孔42进行开闭,所述的储油箱4上设有油量调节器5和与油量调节器5螺接的油量调节螺杆6,工作时,油量调节螺杆6与第一活塞杆114相抵实现了将储油箱4内的液体的定量控制。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31和储油箱4设有排气孔,排气孔7用于气体排出,以免堵住活塞运动。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彬辉,未经范彬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5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