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设施锚固定位自动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5749.5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唐珊;黄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21/26 | 分类号: | B63B21/26;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设施 锚固 定位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中网箱、平台、栈桥、船泊等设施的锚固定位装置,尤其是一种海洋设施锚固定位自动锚。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国家的国力日益强大,正逐步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开洋开发应用,正方兴未艾,其中网箱的海产养殖,石油矿产等的开发所建造的作业平台,楼桥,钻井架以及一些航运船舶,无不需要在大海中进行锚固定位,以达到这些诸多海洋设施在大海中能够稳固的定位,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大海中正常的进行作业。目前,国内外对大海中自动锚固定位技术还是一个很大的空白,仍需付出较大的人力物力。锚固定位自动锚结构,以其操作方便,其锚固定位作业快速可靠,抗洋流干扰性强,锚固定位准确,因此进行开发和完善锚固定位自动锚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海洋设施自动锚固定位技术还是一个很大的空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洋设施锚固定位自动锚,该海洋设施锚固定位自动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锚固定位作业快速可靠,抗洋流干扰性强,锚固定位准确,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海洋设施锚固定位自动锚包括:振动锤回收绳组,尾翼,锚固绳,上喷水口,横向振锤,通轴电机,双改向齿轮组,下冲振锤,压水泵,压水泵叶轮,出水口,进水口,锚杆,弹簧,固定钢珠,锚翼,锚尖,振动锤蒙皮,振动锤壳体,水道,分流隔板,电机导线;该自动锚有一个圆筒形的振动锤壳体,振动锤壳体内部中空,四周封闭,中空部分从上至下顺序安装有横向振锤,通轴电机,双改向齿轮组和下冲振锤;当通轴电机开动时,带动横向振锤和下冲振锤转动,由于横向振锤是横向偏心结构,转动时能够产生横向的振动力,促使振动锤壳体横向振动,从而能够把振动锤壳体周围的泥沙振松;下冲振锤由于是纵向偏心结构,转动时产生向下的振动,从而促使振动锤壳体向下钻进海床的泥沙中;在振动锤壳体的下方安装有压水泵,压水泵设有压水泵叶轮,压水泵叶轮的转轴与双改向齿轮组一端相连,通轴电机开启,压水泵叶轮即跟着同步转动进行压水作业,在压水泵的周围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压出的水流进入振动锤蒙皮与振动锤壳体之间的水道;水道中安装有分流隔板,将出水口分成上下两部分,从分流隔板上方出水口压出的水沿着水道向上,最后从上喷水口冲出,促使振动锤壳体加速前进;从分流隔板下方出水口压出的水先沿着水道向下流到压水泵底端,然后从下沿着振动锤蒙皮周围向上喷出,它起到了促使振动锤壳体前进以及冲刷带走振动锤蒙皮周围泥沙的作用;压水泵的底端开有进水口,它的作用是振动锤壳体向下行进时补充压水泵中的海水;振动锤壳体的顶端连接有弧形的尾翼结构,它的作用是保持振动锤壳体向前行进的稳定性;振动锤壳体顶端设有连接环和振动锤回收绳组,振动锤回收绳组中包含电机导线,电机导线从振动锤回收绳组中引出并顺着振动锤蒙皮与振动锤壳体之间的通道与通轴电机连接,给通轴电机供电。
压水泵的下端为一个凸出的锥形结构,其轴向开有盲孔,盲孔中滑动装配有柱状的锚杆,锚杆上端通过连接孔连接着锚固绳的一端,锚固绳的另一端连接着海面上的设施;锚杆上开有横向的通孔,通孔两端装有固定钢珠,固定钢珠之间装有弹簧,在与固定钢珠对应的压水泵下端的盲孔壁上,开有与固定钢珠吻合的半球形凹孔,当该凹孔装入固定钢珠的一半时,锚杆即与压水泵连接成一个整体;锚杆的底端为有尖形头结构的锚尖,它的作用是使锚体更容易钻入海床;锚尖上部连接着锚翼,锚翼能够张开或合拢;当锚杆,锚翼和锚尖组成的锚体与振动锤壳体以及压水泵打入需要的海床深度后,需要分离时,通过振动锤回收绳组拉动振动锤壳体,锚翼张开,极强地增大了阻力,即能够促使锚体脱离压水泵,使锚体独立地留在海底,起到锚固定位作用;振动锤壳体以及压水泵回收后再连接新的锚体,作为下一轮发射振动锤壳体和锚体进行锚固定位作业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海洋设施锚固定位自动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锚固定位作业快速可靠,抗洋流干扰性强,锚固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海洋设施锚固定位自动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锤回收绳组,2.尾翼,3.锚固绳,4.上喷水口,5.横向振锤,6.通轴电机,7.双改向齿轮组,8.下冲振锤,9.压水泵,10.压水泵叶轮,11.出水口,12.进水口,13.锚杆,13-1.弹簧,13-2.固定钢珠,14.锚翼,15.锚尖,16.振动锤蒙皮,17.振动锤壳体,18.水道,18-1.分流隔板,19.电机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5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