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制动辅助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6865.9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7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振;程源;王龙波;白秀平;赵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辅助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主动制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辅助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作为人们的交通工具开始走入普通家庭,尤其是城市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汽车出现在我们身边,交通安全问题隐患逐年增长,人们的生命安全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汽车安全措施并不能有效解决交通事故的发生,汽车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市场和用户的关注,汽车安全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汽车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使汽车的安全被细化,目前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两种,为预防汽车发生事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而采取的安全设计,称为主动安全设计,主动安全配置通俗说就是预防车辆发生事故的安全配置。换句话说,他的主要作用是在发生事故之前尽量避免事故发生,例如常见的ABS、EBD、ESP等,主动安全配置更加重要一些。
目前汽车市场竞争较大各厂商也在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研究如何保障驾乘人员和行人的安全。随之一些高科技的安全系统逐渐出现在新的车型中,为车辆提供多一份安全保障。在车辆正常驾驶过程中驾驶者往往不能迅速地踩下刹车踏板,踩下制动踏板后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调节,导致跟车中相碰或与跟车距离刻意保持较远,随着大量的高科技产品应用到了汽车制造业领域以来,随之而来的操控性和安全性等关键性技术指标都大幅度提高。这种高科技的安全装置对于驾驶技能初级水平驾驶者紧急危险的刹车也帮助很大,尤其是对在城市工况和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主动刹车系统配合驾驶者可以有效防止常见的“追尾”意外。
但是,要保障汽车安全行驶,最主要还是需要驾驶员进行控制,驾驶者的能力永远是车辆控制的第一要素。然而目前的主动刹车系统仅仅能够独立的完成刹车动作,缺乏与驾驶者之间的配合,使得汽车在使用舒适性和智能型上存在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能够加强与驾驶员之间配合的汽车制动辅助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制动辅助控制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控制模块、与信号处理控制模块连接的测距单元和制动助力器电机执行机构,系统还包括车速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和发电机ECU,所述的车速传感器和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至信号处理控制模块,所述的信号处理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至发电机ECU。
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方向盘转向柱上的转向角度传感器,所述的转向角度传感器输出感应信号至信号处理控制模块。
所述的测距单元包括车前挡风玻璃的激光探测器、雷达探测器和视频系统。
所述的信号处理控制模块与报警单元连接,输出报警信号至报警单元,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安装在车内的报警灯和车载音响。
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能够提高车辆安全性,使得主动制动系统能够更好的配合驾驶员完成制动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汽车制动辅助控制系统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测距单元;2、车速传感器;3、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4、信号处理控制模块;5、发电机ECU;6、制动助力器电机执行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汽车制动辅助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测距单元1、车速传感器2、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3、信号处理控制模块4、发电机ECU5和制动助力器电机执行机构6,信号处理控制模块4分别与测距单元1、车速传感器2、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3、发电机ECU5和制动助力器电机执行机构6连接。测距单元1包括车前挡风玻璃的激光探测器、雷达探测器和视频系统,多种探测机构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此外,信号处理控制模块4设有启动开关,启动开关安装在仪表台上,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开启或者关闭。
当启动开关开启后,测距单元1、车速传感器2和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3输出感应信号至信号处理控制模块4,信号处理控制模块4根据得到的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发电机ECU5和制动助力器电机执行机构6。此外,系统还是设有报警单元连接,报警单元包括安装在车内的报警灯和车载音响,利用现有车载资源,降低设备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6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电动真空泵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维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