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铆接孔冲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7369.5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向远强;毛廷普;蒋学源;梁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旗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6;B21J15/0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铆接 孔冲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接孔冲头。
背景技术
钢板弹簧带夹子的铆接片在进行铆接孔加工时,首先,如图1所示,进行冲孔,然后如图2所示,用钻床选择合适的钻头进行锪孔处理,最终形成铆钉铆接埋头形状,这样一个铆接孔的加工就需要两道工序,工作效率低下,能源消耗高。同时,人工钻床锪孔时,一般是根据工人个人经验来进行冲头的开启与停止,这样,还会造成锪孔的深度不一致,影响铆接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铆接孔冲头,结合直孔冲孔冲头和锪孔钻头的特征,包括作用于工件的第一圆柱段、第一锥段,第一圆柱段顶部与第一锥段底部连接,第一锥段顶部与第二圆柱段底部连接,第二圆柱段顶部与第二锥段底部连接。第一圆柱段底面直径与第一锥段底面直径相同,第一锥段顶面直径大于其底面直径。
进一步的,第二圆柱段底面直径与第一锥段顶面直径、第二锥段底面直径相同,第二锥段顶面直径大于其底面直径。
进一步的,第二锥段外套有缩口外套。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完成铆接孔的加工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加工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降低了钢板弹簧带夹子的铆接片的生产成本,同时,锪孔钻头与钻孔钻头合二为一,工人对铆接片进行铆孔加工时,加工出来的锪孔埋头段深度一致,利于保持铆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原铆接孔加工时的冲孔示意图、图2是原铆接孔加工时的锪孔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1-第一圆柱段;2-第一锥段;3-第二圆柱段;4第二锥段;5-缩口外套;6-工件;7-工件6锪孔埋头段;8-工件6锪孔直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3所示的一种铆接孔冲头,结合直孔冲孔冲头和锪孔钻头的特征,该铆接冲头包括作用于工件6的第一圆柱段1、第一锥段2,第一圆柱段1顶部与第一锥段2底部连接,第一锥段顶部2与第二圆柱段3底部连接,第二圆柱段3顶部与第二锥段4底部连接,第二锥段4套入缩口外套5内。第一圆柱段1底面直径与第一锥段2底面直径相同,第一锥段2顶面直径大于其底面直径。第二圆柱段3底面直径与第一锥段2顶面直径、第二锥段4底面直径相同,第二锥段4顶面直径大于其底面直径。第一圆柱段1长度大于工件6锪孔直孔段8的长度,第一锥孔2的高度大于工件6锪孔埋头段7的高度。缩口外套5固定在钻床上,第二锥段4可在钻床传动装置带动下,在缩口外套5内垂直地上下移动,最终可带动第一圆柱段1、第一锥段2在工件6内上下移动。
对铆接片进行铆接孔加工时,操作人员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钻床上,将工件6放置于合适位置,开启钻床,对工件6进行钻孔,当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圆柱段1完全穿过工件6时,停止钻床,取出工件6,然后对下一个未加工的工件6进行上述操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旗弹簧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红旗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7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