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和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7536.6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余生;魏会军;吴健;杨欧翔;陈圣;罗惠芳;廖李平;邹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0 | 分类号: | F04C23/00;F04C28/00;F04C18/356;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辅热来提高压缩机的制热量,或者采用具有双级增焓功能的压缩机来解决压缩机存在的低温制热能力差的问题,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采用电辅热来提高压缩机的制热量的方法,存在能效较低的问题;
2.采用具有双级增焓功能的压缩机,存在压缩机的排量无法调节、压缩机对运行工况的适应能力较差,在保证压缩机在低温工况下的制热能力和能效的前提下,会导致压缩机在普通工况下运行时存在能效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和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由于无法变容运行而导致压缩机的制热能力差、能效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和沿曲轴的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一气缸是高压级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为低压级气缸,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切换机构,变容切换机构控制第三气缸卸载或加载,压缩机具有全运行模式和部分运行模式,当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时,变容切换机构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三气缸加载;当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变容切换机构在压缩机的进气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三气缸卸载。
进一步地,变容切换机构包括:压力控制部,压力控制部选择性地与压缩机的排气口或压缩机的进气口导通;锁止件,压力控制部控制锁止件与第三气缸的滑片的配合关系,当压力控制部与压缩机的进气口导通时锁止件与第三气缸的滑片锁止以使第三气缸卸载,当压力控制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导通时锁止件与第三气缸的滑片解锁以使第三气缸加载。
进一步地,变容切换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元件,锁止件的第一端与滑片解锁或锁止,弹性复位元件设置在锁止件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且压力控制部控制锁止件的第一端的压力。
进一步地,变容切换机构还包括稳压支路,稳压支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稳压支路的第二端为锁止件的第二端提供压力。
进一步地,压力控制部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第一支路的第二端控制锁止件的第一端的压力;用于控制第一支路通断的第一开关阀,第一开关阀设置在第一支路上;第二支路,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支路的第二端控制锁止件的第一端的压力;用于控制第二支路通断的第二开关阀,第二开关阀设置在第二支路上。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混合器,混合器的第一进气口与第二气缸的排气口连通,混合器的混合器排气口与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通,且混合器的第二进气口为补气口。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具有与第二气缸的排气口连通的第一隔板空腔,第二气缸还具有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的外部连通口,混合器的第一进气口通过外部连通口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当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二气缸的排气口、第一隔板空腔、第二气缸的外部连通口、混合器、第一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排气口顺次连通。
进一步地,第三气缸具有与第三气缸的压缩腔隔离的第一中间流道,压缩机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一隔板与第三气缸之间,第二隔板还具有使第三气缸的第一中间流道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的第二隔板连通孔;第一法兰,第一法兰设置在第三气缸的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第一法兰具有第一法兰空腔,第一法兰空腔与第三气缸的排气口和第一中间流道均连通,当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时,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二气缸的排气口、第一隔板空腔、第二气缸的外部连通口、混合器、第一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排气口顺次连通,且第三气缸的进气口通过第三气缸的排气口、第一法兰空腔、第一中间流道、第二隔板连通孔与第一隔板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增焓部件,增焓部件与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之间;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设置在第一气缸与第一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第三隔板具有第三隔板连通孔,第一隔板具有与第二气缸的排气口连通的第一隔板空腔,且第一隔板空腔通过第三隔板连通孔与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通,当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二气缸的排气口、第一隔板空腔、第三隔板连通孔、第一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排气口顺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7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送辊导管
- 下一篇:一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