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电子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7552.5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陈淑章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电子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子控制器,具体地,涉及防水电子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PowerSteering,缩写EPS)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转向系统,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HydraulicPowerSteering)相比,EPS系统具有很多优点。EPS主要由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动机、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等组成。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挑战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矩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
目前使用较多的电子控制单元在车内的安装位置比较固定,电控单元底板位于下方。随着产品在不同客户车型上的应用,某些情况下需要电控单元反向安装,底板位于上方。这种情况下,接插件和底板之间的安装间隙有可能会导致由于滴水或湿热环境导致的水进入壳体,进而发生短路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电子控制器及其防水膜。增加防水薄膜后,有效防止水的进入电子控制器,同时还增加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车内的布置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电子控制器,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电路板部分和壳体;所述壳体包含密封腔和连接开口,所述密封腔仅通过所述连接开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电路板部分设于所述密封腔内并通过接插件与外部电路连接,所述接插件安装在所述连接开口上;
所述连接开口与所述接插件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层,所述防水密封层用于填充所述接插件与所述连接开口之间的缝隙,使得所述密封腔与外部形成隔离。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防水密封层为防水薄膜。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防水密封层为密封胶填充层。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防水密封层为密封橡胶圈。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壳体还设有真空阀,用于在所述连接开口密封状态下对所述密封腔抽气至所述密封腔内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安装部。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湿度检测预警装置,用于在壳体内湿度超过预设值状态下预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增加如防水薄膜的防水密封层后,有效防止水进入电子控制器的壳体,同时还增加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车内的布置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防水电子控制器的壳体斜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无防水密封层的电子控制器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防水电子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分离图;
图4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防水电子控制器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防水薄膜,3-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7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的功能扩展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机承载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