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组合箍筋结构的带连接板的端柱钢板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8035.X | 申请日: | 2015-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俊;韩建强;李莉;王伟明;王一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4B2/66 | 分类号: | E04B2/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组合 结构 连接 钢板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力墙,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组合箍筋结构的带连接板的端柱钢板剪力墙。属于建筑构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带端柱的钢板剪力墙中,端柱内设置的型钢与剪力墙中的钢板连接,端柱的箍筋需要穿过型钢和钢板才能形成封闭环,这样就需要在型钢和钢板上预留钢筋孔,使箍筋的二个U形钢筋分别穿过型钢和钢板后进行搭接或焊接形成封闭箍筋;再在型钢及钢板开钢筋孔位置需进行补强,以弥补开孔后强度及刚度的削弱。这种箍筋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抗震的要求,端柱箍筋间距一般需按照100mm间距沿高度方向布置,箍筋的数量非常多;导致钢板穿孔补强焊接点多、补强点工作量较大,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较大。(2)箍筋分成二个U形箍筋,施工难度也较大。(3)钢筋布置复杂时,需考虑需端柱纵向钢筋、剪力墙水平分布筋相互避让,影响施工效率。(4)构件加工时容易出错,出现漏开孔或开孔位置不准确时,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钢筋无法穿孔的情况,在施工现场解决办法缺乏。
由于现有技术的箍筋结构存在施工较为复杂、是对复杂结构的节点加工制作及现场钢筋施工困难,因此,有必要简化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箍筋结构存在钢板穿孔补强焊接点多、补强点工作量较大、施工困难及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组合箍筋结构的带连接板的端柱钢板剪力墙,具有无钢板穿孔补强焊接点、施工方便及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具有组合箍筋结构的带连接板的端柱钢板剪力墙,包括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剪图片墙和端柱,剪力墙内设有内置钢板,端柱内设有“工”字型钢,所述内置钢板和“工”字型钢通过焊接连接,端柱的四周及“工”字型钢的腹板两侧分布有若干条纵筋;其结构特点在于:位于端柱四周的纵筋通过大箍筋连接定型,位于“工”字型钢的腹板两侧的纵筋通过小箍筋连接定型,形成组合箍筋结构;在内置钢板的两侧设有连接板条,所述大箍筋为开口式结构,该大箍筋的首、尾端通过与连接板条焊接成封闭式箍筋,所述小箍筋为封闭式结构,形成无穿孔点的组合箍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所述大箍筋的形状与端柱的形状吻合,为开口式方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小箍筋的形状为封闭式长方形。
进一步地,剪力墙周围设有若干分布纵筋,与内置钢板相对的二条分布纵筋通过一拉结筋定型。
进一步地,内置钢板通过若干个栓钉与剪力墙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位于端柱四周的纵筋通过大箍筋连接定型,位于“工”字型钢的腹板两侧的纵筋通过小箍筋连接定型,形成组合箍筋结构;在内置钢板的两侧设有连接板条,所述大箍筋为开口式结构,该大箍筋的首、尾端通过与连接板条焊接成封闭式箍筋,所述小箍筋为封闭式结构,形成无穿孔点的组合箍筋结构;因此能够决现有技术的箍筋结构存在钢板穿孔补强焊接点多、补强点工作量较大、施工困难及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大的问题,具有无钢板穿孔补强焊接点、施工方便及节点焊接残余应力小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型钢及钢板的穿孔工序,避免了由于穿孔对型钢及钢板的强度和刚度的削弱,减少了钢板补强带来了焊接工作量。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箍筋不用考虑方便穿孔再分成两个U形箍筋。各个箍筋均为完整箍筋或开口的单个箍筋,减少了箍筋穿孔后搭接或者焊接的工作,加快了施工。
4、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箍筋封闭性,能达到配置普通箍筋时的约束混凝土的效果。箍筋的位置不再与型钢和钢板开孔位置发生关联,避免了无法穿孔导致施工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箍筋与连接条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剪图片墙1和端柱2,剪力墙1内设有内置钢板3,端柱2内设有“工”字型钢4,所述内置钢板3和“工”字型钢4通过焊接连接,端柱2的四周及“工”字型钢4的腹板两侧分布有若干条纵筋5;位于端柱2四周的纵筋5通过大箍筋6连接定型,位于“工”字型钢4的腹板两侧的纵筋5通过小箍筋7连接定型,形成组合箍筋结构;在内置钢板3的两侧设有连接板条8,所述大箍筋6为开口式结构,该大箍筋6的首、尾端通过与连接板条8焊接成封闭式箍筋,所述小箍筋7为封闭式结构,形成无穿孔点的组合箍筋结构。
本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未经广州市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8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