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雷LED太阳能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8362.5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9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睿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25/00;F21V29/507;F21V29/74;F21V3/00;F21V3/04;F21V29/83;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孙山明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led 太阳能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雷LED太阳能路灯。
背景技术
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日渐枯竭,而且其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能源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人们希望太阳能的普遍利用能够改变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具有寿命长、光效高、光色纯、稳定性高、安全性好、无辐射、低功耗、抗震、耐击打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LED灯具中。
LED路灯由于安装在户外,雷击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轻则导致路灯损坏,重则引起火灾或人员伤亡,产生巨大的损失。首先,是直击雷防护,空旷、偏远地区,独立架设的LED路灯容易遭受直击雷的破坏;其次,是感应雷(也叫二次雷)防护,感应雷主要是雷电活动时在LED的电源和信号线路上由于静电感应或者电磁感应而在线路上产生一个突峰电压或突峰电流从而影响或破坏LED路灯设备。因此,关于雷电对LED路灯的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值得我们去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雷LED太阳能路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雷LED太阳能路灯,包括灯杆、LED灯体、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灯架以及电源控制器,所述LED灯体、太阳能光伏板以及电源控制器设置在灯杆上,所述蓄电池安装于灯杆底部内,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LED灯体、电源控制器依次电连接,所述灯架一端与灯杆固定连接、且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灯架另一端安装有LED灯体,所述灯杆内壁设有绝缘层,所述电源控制器外壁和接口处设有绝缘层,所述电源控制器还连接有过压保护器;所述灯杆上还设有放雷针,所述灯杆下方还设有地网,所述放雷针与地网连接,所述灯杆上还设有振动传感器和报警控制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报警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报警控制器与路灯监控中心通过网络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体包括壳体、LED光源板、安装座和散热片,所述LED光源板通过安装座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散热片设置于壳体内LED光源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罩住LED光源板的透明灯罩。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灯罩上设有反光格栅。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灯罩采用钢化玻璃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用于散热的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相结合,灯杆内壁设有绝缘层以及接有引下线和地网实现外部防雷,电源控制器外壁和接口处设有绝缘层,还连接有过压保护器实现内部防雷,实现了雷雨天气中对LED路灯设备的有效防护;本新型可以在路灯遭到破坏时第一时间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振动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将报警信号传输给路灯监控中心,路灯监控中心将派人第一时间去事故现场制止偷盗,减少损失,有效遏制了不法分子的猖狂行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睿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睿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8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