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电信号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8380.3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段晏文;李广利;樊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电信号 传感器 | ||
1.一种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具有柱状管(1.1)和连接体(1.2)的电极头(1),一个具有空腔的电极体(2),该空腔上端有密封件,电解质(4)填充在电极体(2)空腔中的固定管(8)内或密封件内或直接在空腔内,电极(3)与电解质(4)导通;所述电极头(1)为柔性材料制成,一端设有多个正对生物体被测面的柱状管(1.1),另一端与电极体(2)空腔下端密封固定;柱状管(1.1)中部设有具有微孔的电解质渗透芯(5),用于使电解质(4)通过该微孔渗至柱状管(1.1)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体(2)空腔上端密封件为密封盖(6);所述的密封盖(6)与电极体(2)为能拆卸的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极头(1)与电极体(2)空腔下端密封固定是电极头(1)的连接体(1.2)的台肩嵌入电极体(2)空腔下端的孔中,密封盖(6)压紧电极体(2)内的固定管(8),该固定管(8)压在电极头(1)上平面上;固定管(8)为中空管,管内填充电解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体(2)空腔上端密封件为密封柱(7);所述的密封柱(7)与电极体(2)为能拆卸的密封固定连接;密封柱(7)的柱体(7.1)下端压在电极头(1)的上平面上,柱体(7.1)中部填充电解质(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与电极体(2)能拆卸的密封固定连接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极体(2)外周上还有定位片(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头(1)通过紧固件(18)与电极体(2)下端螺纹匹配固定连接;电极体(2)空腔上端密封件为密封盖(6),该密封盖(6)与电极体(2)为螺纹密封固定连接,密封盖(6)和电极体(2)上各有至少2对定位片(12);电极体(2)与空腔上端密封件或为一次成型的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管(1.1)为圆柱状,或锥柱状;柱状管(1.1)至少有2个,并均匀分布在电极头(1)端面形心为中心的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极头(1)的连接体(1.2)与电极体(2)为一整体,柱状管(1.1)均匀分布在电极体(2)端面形心为中心的端面上;电极体(2)空腔内壁上有涂的或镀的导电层(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3)为浸泡在电解质(4)中的导体,或是导电层(13),该导电层(13)是电极体(2)空腔内壁的或固定管(8)内壁的或密封柱(7)内壁的或电极头(1)上平面上的导电层(13),该导电层(13)上的电极线(9)与外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83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