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8411.5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3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涂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三余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36600 江西省新余市分***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渗滤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而现有的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抗冲击负荷能力差。生物法处理污水一般要求相对稳定的污水水量及水质,而在垃圾处理设施中,在雨季丰水期,调节池的容量相对不足,势必造成对生物处理系统负荷的冲击,影响处理效果;在枯水期,渗滤液量极少,而氨氮等污染物浓度高,抑制了微生物生长。2单一生物处理工艺适应性差。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在渗滤液处理工艺后端,出现营养元素严重失调,渗滤液碳氮比下降,COD和TN的可生化性降低的问题。3生物法脱色相当困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难降解发色物质,生物法对于后期尾水的脱色效果基本为零。4物化处理工艺可随水质水量波动快速响应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尤其是高级氧化工艺对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其有处理费用高、操作复杂、能耗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耗低、能够高效处理、且处理效果好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它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级氧化反应器及第二级氧化反应器,所述的第一级氧化反应器的一侧沿周向设有多个进液喷口,所述的第一级氧化反应器的上方设置有脉冲装置,所述的第一级氧化反应器的下部设有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的第一级氧化反应器对的底部设有气孔,且所述的第一级氧化反应器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二级氧化反应器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级氧化反应器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且竖直设置于第二级氧化反应器内的筒体、电机、由电机带动旋转的叶轮及斜向对称设置于筒体的下部的两侧呈长条形的两曝气头,所述的叶轮置于筒体内腔的上部,所述的曝气头通过两竖向设置于筒体内的气管与两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设有两级氧化反应器,第一级氧化反应器的一侧沿周向设有多个进液口,第一级氧化反应器的上方设置有脉冲装置,第一级氧化反应器的下部设有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第一级氧化反应器对的底部设有气孔。、脉冲装饰及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在气液混合体中放电,产生与水充分接触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形成一种既有高能电子,又有强氧化氛围的水处理环境,使垃圾渗滤液在其中发生高级氧化反应。且第一级氧化反应器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二级氧化反应器相连通;第二级氧化反应器内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且竖直设置于第二级氧化反应器内的筒体、电机、由电机带动旋转的叶轮及斜向对称设置于筒体的下部的两侧呈长条形的两曝气头,叶轮置于筒体内腔的上部,曝气头通过两竖向设置于筒体内的气管与两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相连。第二级氧化反应器由两种曝气结构组成,筒体的设置使的曝气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电机和叶轮的设置,能在筒内形成负压,而空气压缩机和曝气头的设置能充分达到曝气充氧的作用,且能有效降低滤液COD,该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氧利用率高,能够高效处理,造价低,处理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脉冲装置包括脉冲管、脉冲阀及多个对应置于待氧化渗滤液正上方的喷嘴。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承的网架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的曝气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20°。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的两侧均设有进液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第一级氧化反应器、2脉冲阀、3脉冲管、4喷嘴、5进液喷口、6低温等离子发生器、7气孔、8连接管、9第二级氧化反应器、10筒体、11网架底座、12进液孔、13曝气头、14气管、15空气压缩机、16电机、17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三余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三余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8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