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摆浆式快递自动分拣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8446.9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2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溥;张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贵 |
主分类号: | B07C3/08 | 分类号: | B07C3/08;B07C3/20;B07C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50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浆式 快递 自动 分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浆式快递自动分拣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网购已成为我国消费者最喜爱的购物方式,这样直接导致快递包裹量的剧增。然而现阶段快递公司的包裹分类依旧只能依靠大量劳动力来将不同目的地的包裹分拣归类,其缺点如下:1、大量工人的使用增加了运营成本;2、效率低,容易出现爆仓的情况,无法满足消费者快节奏的需求;3、工人情绪不易控制,野蛮分拣的情况经常出现;4、人工分拣错误率高。这样严重制约了快递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摆浆式快递自动分拣线,它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机械代替工人进行快递分拣,减少了大量劳动力,降低了运营成本,大大提升了分拣速度,错误率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摆浆式快递自动分拣线,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由第一电机驱动的上包主输送带,在上包主输送带的两侧分别间隔设有若干个上包台,在上包台上设有由第二电机驱动的与上包主输送带垂直对接的上包分输送带,在上包台外端设有称重台和起始传感器,在上包台一侧设有扫描枪和控制面板,在上包台靠近上包主输送带的位置设有可检测上包分输送带上快递的第一传感器,沿快递行进方向在上包主输送带后端的机架上设有可检测上包主输送带上快递的第三传感器,紧靠上包主输送带的后端设有一安装在机架上由第三电机驱动的分拣输送带,在分拣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快件入仓口,对应每个快件入仓口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由驱动装置带动的摆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称重台、起始传感器、扫描枪、控制面板、第一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三电机和驱动装置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
在控制面板上设有文字放大屏幕、语音提示器、撤销按钮和若干个目的地按键。
在相邻两上包台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对射式光栅传感器,对射式光栅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
分拣输送带两侧的快件入仓口位置相错设置。
沿快递行进方向在上包主输送带后端的机架上位于第三传感器前侧的位置设有可检测上包主输送带上快递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机械代替工人进行快递分拣,减少了大量劳动力,降低了运营成本,大大提升了分拣速度,能够满足消费者快节奏的需求,机械分拣规整有序,容易控制,错误率低,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电机,3、上包主输送带,4、上包台,5、第二电机,6、上包分输送带,7、称重台,8、扫描枪,9、控制面板,10、第一传感器,11、第二传感器,12、第三传感器,13、第三电机,14、分拣输送带,15、快件入仓口,16、摆浆,17、文字放大屏幕,18、语音提示器,19、撤销按钮,20、目的地按键,21、对射式光栅传感器,22、起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摆浆式快递自动分拣线,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由第一电机2驱动的上包主输送带3,在上包主输送带3的两侧分别间隔设有若干个上包台4,在上包台4上设有由第二电机5驱动的与上包主输送带3垂直对接的上包分输送带6,在上包台4外端设有称重台7和起始传感器22,在上包台4一侧设有扫描枪8和控制面板9,在上包台4靠近上包主输送带3的位置设有可检测上包分输送带6上快递的第一传感器10,沿快递行进方向在上包主输送带3后端的机架上设有可检测上包主输送带3上快递的第三传感器12,紧靠上包主输送带3的后端设有一安装在机架上由第三电机13驱动的分拣输送带14,在分拣输送带14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快件入仓口15,对应每个快件入仓口15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由驱动装置带动的摆浆16,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5、称重台7、扫描枪8、控制面板9、第一传感器10、第三传感器12、第三电机13和驱动装置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贵,未经张金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8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