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桶盖板缓降阻尼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9695.X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1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添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添丁 |
主分类号: | A47K13/10 | 分类号: | A47K1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桶 盖板 阻尼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机构,特别是指一种马桶盖板缓降阻尼机构。
背景技术
阻尼机构被广泛应用在一些可开关活动的盖子上,通常要起单向的阻尼作用,如应用在马桶盖板上时,在马桶盖掀起的过程中不产生阻尼作用,而在马桶盖板下落的过程中产生阻尼作用,以实现盖板缓慢落下不会对马桶造成撞击。
而现有的马桶阻尼缓降机构中有利用单向叶片作为油路开关,对阻尼油起单向阻挡作用,从而实现单向阻尼,但是单向叶片与壳体之间往往因制造误差和形变等原因无法使油路完全闭合,无法起到很好的阻尼效果,因此针对阻尼效果业者出现了各种阻尼机构。但是现存阻尼机构受其加工误差影响,无法较好的统一与调整其缓降的时间,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桶盖板缓降阻尼机构,其具有结构简单且可灵活调整阻尼扭力以适配盖板不同缓降时间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马桶盖板缓降阻尼机构,其包括具有对称两筋条的转轴、套置于转轴上的轴套、置于转轴与轴套构成的容腔中的阻尼油、分别配合在两筋条上的单向叶片、以及连接转轴后端与轴套前端的连接件;该轴套近中部位置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有二片隔片,二隔片将轴套与转轴的容腔区隔成两腔室;其中:在轴套的后部设有一套座以密封配合一调节螺母,轴套二隔片根部两侧设有与套座相通的过油槽。
所述转轴是装配于轴套中,该转轴外部设有异形配合部,邻接该配合部设有凸缘,邻接凸缘的转轴上设有对称的两筋条,该凸缘的前端面上相对两筋条的两侧设有弧形槽。
所述轴套前部设有供凸缘配合的凸台,轴套的后部设有供转轴筋条前端顶靠的环台,环台后部的轴套形成一供调节螺母配合的套座,轴套的两隔片是设在凸台与环台之间,在各隔片两侧的环台上分别设有与套座贯通的过油槽。
所述单向叶片为一套置于转轴筋条上的U型套片,其包括抵靠于轴套内壁的第一片体、可移动贴靠于筋条一侧的第二片体以及与筋条另一侧限位的第三片体,在第一片体的内表面形成一凹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马桶盖板缓降阻尼机构通过在轴套的后部设有密封配合一调节螺母的套座,同时在轴套二隔片根部两侧设有与套座相通的过油槽,可以实现通过旋转调节螺母与轴套之间间隙的大小实现控制阻尼机构阻力大小以适配盖板不同缓降时间的要求,而且调节螺母是通过螺纹连接在轴套上并跟随轴套一起转动,调节螺母无松脱的可能,阻尼机构时间稳定,并且阻尼机构扭力控制准确。
另外,通过在单向叶片的第一片体的内表面设置凹槽,阻尼油可以从单向叶片的凹槽流过,以实现盖板轻松开启阻力较小,并且单向叶片上设计凹槽用于过油,转轴上不用设计凹槽,模具简单寿命长,且尺寸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轴套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轴套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单向叶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单向叶片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螺母向内旋转);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螺母向外旋转);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盖板下落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盖板开启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马桶盖板缓降阻尼机构,其包括具有对称两筋条11的转轴1、套置于转轴1上的轴套2、置于转轴1与轴套2构成的容腔中的阻尼油、分别配合在两筋条11上的单向叶片3、以及连接转轴1后端与轴套2前端的连接件4,该轴套2近中部位置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有二片隔片21,二隔片21将轴套2与转轴1的容腔区隔成两腔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在轴套2的后部设有一套座24以密封配合一调节螺母5,轴套2二隔片21根部两侧设有与套座24相通的过油槽25、26。
所述转轴1是装配于轴套2中,该转轴1外部设有与马桶盖板上盖配合的异形配合部12,邻接该配合部12设有凸缘13,邻接凸缘13的转轴上设有对称的两筋条11,该凸缘13的前端面上相对两筋条11的两侧设有弧形槽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添丁,未经杨添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9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