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接触氧化A/O工艺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0216.1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树超;王茂玉;黄利;曾立云;陈永志;法林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接触 氧化 工艺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氧化A/O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接触氧化A/O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生物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N、P等营养物质的存在而造成。脱氮除磷已成为近年来污水处理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脱氮除磷。但这些传统工艺往往存在着占地面积大、运行工艺复杂、低效高能耗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埋式接触氧化A/O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地埋式接触氧化A/O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地表以下的初沉池、集水池、调节池、一体式接触氧化A/O反应器;其中初沉池的一侧设有进水管,另一侧上部与集水池顶部相通;初沉池的底部设有污泥排放管;集水池与调节池通过管线及提升泵相连;所述一体式接触氧化A/O反应器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池、一级接触好氧池、二级接触好氧池、沉淀池,所述调节池通过隔膜泵与缺氧池相连;缺氧池内置搅拌器;一级接触好氧池、二级接触好氧池的上部设有曝气系统,并在一级接触好氧池、二级接触好氧池内设有立体弹性填料;沉淀池的一侧设有净水出水管,其底部设有污泥排放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污水进入初沉池经过沉淀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由其底部污泥排放管排出),再经集水池(汇集和储存污水),然后经调节池(调节污水的水质水量)后进入一体地埋式接触氧化A/O反应器的缺氧池,在缺氧池中氧菌和兼性菌利用原水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充分进行厌氧释磷,原水中大量的COD得到去除;一级接触好氧池对原水的COD进行去除的同时氧化水中的有机氮和NH3+-N;二级接触好氧池去除剩余的COD和绝大部分NH3+-N,之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经净水出水管排放,污泥经过沉淀池底部污泥排放管排出。
为了维持反应器中有恒定的微生物量,沉淀池的污泥排放管通过污泥回流泵与所述缺氧池相连;缺氧池通过内循环泵与所述二级接触好氧池相连。自二级接触好氧池流出的硝化混合液经过内循环泵回流到缺氧池,硝化混合液的回流比为200%-400%,充分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步进入缺氧池中的还有经过污泥回流泵自沉淀池回流的污泥,以补充反应器的生物量,污泥回流比为50%-100%。
所述一体式接触氧化A/O反应器中,缺氧池的底部通过出水口与一级接触好氧池的底部连通,一级接触好氧池的上部通过管道连接二级接触好氧池的底部,二级接触好氧池的上部通过管线连接沉淀池的底部,沉淀池的上部设置净水出水管。
所述曝气系统外接气泵,以对一级接触好氧池、二级接触好氧池进行曝气供氧。
为了便于控制,在沉池的污泥排放管、沉淀池的污泥排放管上均设有控制阀;在提升泵、隔膜泵、内循环泵、污泥回流泵两侧的管线上均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传统A/O工艺的好氧段分为两级,并在池体内设有弹性立体填料,更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保证COD和NH3+-N的去除;
2、曝气系统及污泥回流系统均为自动控制,实现了曝气供氧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可以节约能耗,减少运行成本和初期投资;
3、采用地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节约占地面积30%以上),基建成本低(降低30%),运行成本低(降低2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0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
- 下一篇:ABR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