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油氨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0241.X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21/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油 氨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焦油氨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焦化厂氨水是由炼焦煤中的水分产生的,大部分氨水以循环氨水的形式用于焦炉桥管喷洒,将炼焦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温度由800℃冷却到80℃以下;由于传统工艺中循环氨水中带有部分轻质焦油和重质焦油,焦炉桥管喷洒管的喷头由于油类物质高温结焦堵塞,所以一般需要对氨水和焦油进行分离。
传统的氨水焦油分离的手段通常为将焦油氨水混合液放置于储罐内静置分层,再根据焦油和氨水所处的不同层面分别输送;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容易使分层后的焦油氨水重新混合,分离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分离充分的焦油氨水分离装置。
一种焦油氨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焦油收集槽和氨水收集槽,所述分离罐体上部设有进液管和轻质焦油出口,分离罐体底部设有重质焦油出口,轻质焦油出口和重质焦油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焦油收集槽连接,所述分离罐体内分别设置有氨水收集腔和氨水输送通道,氨水输送通道的进液口位于分离罐体中部,并且氨水输送通道与氨水收集腔连通;所述分离罐体上设置有与氨水收集腔连通的氨水出口,该氨水出口通过管路与氨水收集槽连接;
所述进液管伸入分离罐体内,并且该进液管的排液口位于分离罐体下部;
所述分离罐体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人孔,方便对分离罐体进行清理;
所述分离罐体顶部设有放散管,用于排出分离罐体内的气体;
所述氨水出口与氨水收集槽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氨水泵,用于对氨水进行输送;
所述氨水出口与氨水收集槽之间的管路、轻质焦油出口与焦油收集槽之间的管路上、重质焦油出口与焦油收集槽之间的管路上分别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罐体内分别设置有氨水收集腔和氨水输送通道,分离罐体内完成分层的氨水通过氨水输送通道流入氨水收集腔,氨水在排出分离罐体的过程不会因为液体流动而造成焦油氨水二次混合,保证了氨水纯度,提高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焦油氨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1,焦油收集槽2和氨水收集槽3,所述分离罐体1上部设有进液管4和轻质焦油出口5,分离罐体1底部设有重质焦油出口6,轻质焦油出口5和重质焦油出口6分别通过管路与焦油收集槽2连接,所述分离罐体1内分别设置有氨水收集腔7和氨水输送通道8,氨水输送通道8的进液口位于分离罐体1中部,并且氨水输送通道8与氨水收集腔7连通;所述分离罐体1上设置有与氨水收集腔7连通的氨水出口9,该氨水出口9通过管路与氨水收集槽3连接;所述进液管4伸入分离罐体1内,并且该进液管4的排液口位于分离罐体1下部;所述分离罐体1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人孔10;所述分离罐体1顶部设有放散管11;所述氨水出口9与氨水收集槽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氨水泵12;所述氨水出口9与氨水收集槽3之间的管路上、轻质焦油出口5与焦油收集槽2之间的管路上、重质焦油出口6与焦油收集槽2之间的管路上分别设有阀门13。
工作时,将氨水焦油混合液通过进液管4输送入分离罐体1中,并由分离罐体1底部开始填充,当分离罐体1充满液体后,停止氨水焦油混合液输送,使氨水焦油混合液在分离罐体1内静置一小时进行分层作业,轻质焦油上浮至分离罐体1上部形成轻质焦油层,重质焦油下沉至分离罐体1下部形成重质焦油层,氨水位于分离罐体1形成氨水层,并且氨水通过氨水输送通道8进入氨水收集腔7内进行储存;打开各管路上的阀门13,轻质焦油层中的轻质焦油由轻质焦油出口5排出并经过相应的管路进入焦油收集槽2,重质焦油层中的重质焦油层由重质焦油出口6排出并经过相应的管路进入焦油收集槽2,完成焦油的提取工作;氨水收集腔7内的氨水由氨水出口9排出并经过相应的管路进入氨水收集槽3,完成氨水的提取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02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