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鞋底及其防滑纹路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1450.6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9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春燕 |
主分类号: | A43B13/22 | 分类号: | A43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鞋底 及其 纹路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滑鞋底及其防滑纹路单元。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鞋底又是鞋子的重要部件,鞋底不仅能够防止地面凸起物直接接触到脚底,而且能够起到增强脚部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者滑到的作用。
为了提升鞋底的防滑效果,市场上很多鞋底会采用在鞋底增加同一方向的防滑纹路的方式,实现增强防滑的效果,但是实验后发现这种鞋底的一旦遇到行走到路面发生变化(如遇到上坡路变成下坡路时),整个鞋底的防滑纹路基本就起不到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强鞋底的防滑效果,尤其是面对地面状况不一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防滑纹路单元,设于鞋底底面上,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圆柱凸起依次同轴相连组成,每个圆柱凸起内分别由一圆环凹槽分割成一外圆环体以及一位于圆柱凸起中心位置处的内圆柱体,相邻两所述圆环凹槽之间连通设置有一条形槽,且所述圆柱凸起的中心位于所述条形槽的长轴延伸线上。
优选地,所述条形槽的深度为所述圆环凹槽深度的50%~100%,使得条形槽的短轴两侧在受力后更易变形,产生的防滑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外圆环体的内外径差为3mm,使得外圆环体在受力后更易变形,更可增加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提高防滑纹路单元的防滑性能。
优选地,所述内圆柱体靠近鞋底底面的下表面呈向上弯曲的圆弧面,一方面起到吸附地面、增强防滑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触地受力后赋予防滑纹路单元一定的缓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底面,所述鞋底底面上设有多个防滑纹路单元,每个所述防滑纹路单元沿鞋底底面的左右方向轴向延伸,多个所述防滑纹路单元沿鞋底底面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相邻两所述防滑纹路单元之间间隔3mm~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鞋底底面设有多个防滑纹路单元,防滑纹路单元具有外圆环体、圆环凹槽、条形槽及内圆柱体,使得防滑纹路单元在触地受力后能够很好地发生适应性变形,可往任一方向变形,并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防滑效果,提高步行和跑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纹路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鞋底部分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滑纹路单元;11、圆环凹槽;12、外圆环体;13、内圆柱体;14、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滑纹路单元,设于鞋底底面上,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圆柱凸起依次同轴相连组成,每个圆柱凸起内分别由一圆环凹槽11分割成一外圆环体12以及一位于圆柱凸起中心位置处的内圆柱体13,相邻两所述圆环凹槽11之间连通设置有一条形槽14,且所述圆柱凸起的中心位于所述条形槽14的长轴延伸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槽14的深度为所述圆环凹槽11深度的50%~100%,所述外圆环体12的内外径差为3mm,所述内圆柱体13靠近鞋底底面的下表面呈向上弯曲的圆弧面。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底面,所述鞋底底面上设有多个上述防滑纹路单元10,每个所述防滑纹路单元10沿鞋底底面的左右方向轴向延伸,多个所述防滑纹路单元10沿鞋底底面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防滑纹路单元10之间间隔3mm~5mm。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春燕,未经吴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1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