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1689.3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1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庆;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善庆 |
主分类号: | A47J19/00 | 分类号: | A47J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陈蕾 |
地址: | 3153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汁机。
背景技术
原汁机通过螺旋挤压的方式实现食材(例如水果、蔬菜等)的汁渣分离。具体地,原汁机包括底座,在该底座内设有驱动机构,在该底座上设有外壳,该外壳的底部形成有出汁管和排渣管,在该外壳的上方设有杯盖,该杯盖具有一杯盖内腔,该杯盖上设有与该杯盖内腔相通供食材进入的进料通道,该进料通道偏离杯盖中心一定距离设置,进料通道底部与杯盖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弧形位,在该进料通道内插设有用于将进料通道内的食材推送至杯盖内腔的推料棒,该杯盖和外壳内部形成一用于原汁加工的容腔,在该容腔内设有一具有网孔的过滤装置,在该过滤装置内设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用于挤压食材的挤压杆部件,使用时,将食材从进料通道放入,通电后,驱动机构带动挤压杆部件旋转,在该挤压杆部件的螺旋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汁经网孔,从外壳的出汁管流出,而由食材形成的渣,最后则从排渣管排出。由于原汁机的转速相对于普通榨汁机小,一般只有40-80转/分,故经原汁机压榨出的果汁维生素含量大于等于65.64%,口感果味浓厚,真正原汁原味。
然而,对于现有原汁机,如图17和18所示,推料棒4’端部为圆柱状结构,推料棒4’的推料端采用平端形式或者在端部开设倾斜切口,由于平端形式的推料棒4’无法碰触到进料通道31’的弧形位311’,而具有倾斜切口的推料棒4’不能完全贴合弧形位311’的内壁表面,造成在进料通道31’的弧形位311’处易出现食材9’的积累现象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原汁机,该原汁机能够将进料通道内的食材完全推送至杯盖内腔内,解决食材在进料通道上易于发生积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原汁机,包括底座,在该底座内设有驱动机构,在该底座上设有外壳,该外壳的底部形成有出汁管和排渣管,在该外壳的上方设有杯盖,该杯盖具有一杯盖内腔,该杯盖上设有与该杯盖内腔相通供食材进入的进料通道,该进料通道偏离杯盖中心设置,进料通道底部与杯盖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弧形位,在该进料通道内插设有用于将进料通道内的食材推送至杯盖内腔的推料棒,该推料棒的底端形成推料端,该杯盖和外壳内部形成一用于原汁加工的容腔,在该容腔内设有一具有网孔的过滤装置,在该过滤装置内设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用于挤压食材的挤压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棒上设有一面向进料通道弧形位一侧的倾斜配合面,在推料棒推料过程中,推料棒的推料端沿着该弧形位的内壁表面移动且该倾斜配合面与该弧形位的内壁表面贴合,从而顺利地推动所述弧形位的积压食材到杯盖内腔。
所述定位盖上设有一定位骨,在该推料棒的端部形成有一扣合部,在该推料棒的外表面轴向开有一与该定位骨配合的定位槽,定位盖将推料棒上端进行限位,使得推料棒不会发生左右移动,同时,定位骨实现推料棒的定位导向作用,使得推料棒的倾斜配合面方向保持不变。
为了实现限制推料棒的定位槽的下端碰到挤压杆部件,所述进料通道的内壁位于定位骨的下方设于限位骨,该限位骨与推料棒上的定位槽下端相抵。
为了防止推料棒撞击进料通道,所述推料棒外表面上位于该定位槽的下端形成有一避让面。
为了能够实现过滤装置网孔的自动清洗功能,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清理堵塞在过滤装置上的食材残渣的网刷,在该网刷上设有传动槽,所述挤压杆部件中部设有切割传动片,该切割传动片一端连接于该挤压杆部件内,该切割传动片的另一端设于传动槽内带动网刷相对于过滤装置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网刷具有一网刷架,该网刷架成圆锥形框架结构,在该网刷架的顶部设有两个及以上的传动槽。
再改进,为了提高挤压杆部件的挤压效果,所述挤压杆部件包括形成于挤压杆部件上方的切割挤压部和连接于该切割挤压部下方的研磨部,该切割挤压部包括切割挤压部主体、多把破碎刀和多条挤压骨,该切割挤压部主体整体采用小端朝上的锥体结构,所述切割刀位于该切割挤压部主体的顶部,破碎刀位于切割挤压部主体外表面且向外突出具有刀刃,挤压骨在切割挤压部主体的侧边向外倾斜延伸并依次设置于破碎刀的下方;该研磨部包括研磨部主体、位于该研磨主体上方的第一研磨部和位于该第一研磨部下方的第二研磨部,该研磨部主体整体采用圆柱体结构,该第一研磨部设有多条第一研磨筋条,该第一研磨筋条为位于研磨主体部外表面的向外凸出结构,该第二研磨部设置于该第一研磨部的下方,该第二研磨部设有多条第二研磨筋条,该第二研磨筋条环绕研磨部主体并向外倾斜延伸且与挤压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善庆,未经孙善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1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