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加热炉用冷却系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2553.4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凯达;乔峰;陈晨杰;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师自春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加热炉 冷却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加热炉用冷却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传动轴产品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零件,传动轴使用中要承受高速摩擦。为了延长传动轴的使用寿命,一般需要对传动轴零件表面进行淬火回火处理,通过淬火回火处理来提高传动轴的表面强度和耐磨性。低温连续式加热炉是用来对汽车零件进行热处理的主要设备。汽车零件对回火工序要求较高,回火工序会直接影响汽车零件的内在性能。
随着汽车生产线自动化和物料流水生产的要求,对汽车零件热处理回火后的冷却稳定要求越来越高,现有低温连续式加热炉主要采用自然空冷对热处理回火后的汽车零件进行降温,汽车零件的温度稳定性不高,不能保证零件经回火后道工序的加工精度和尺寸稳定性。同时,零件散发的热量会聚集在车间内,这些热量易被吹入连续加热炉的加热区域而影响加热区域的温度,降低了零件的热处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加热炉用冷却系统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加热炉用冷却系统结构,所述冷却系统结构设置在所述连续加热炉的下游;所述冷却系统结构至少包括冷却室和网状传送带,所述网状传送带穿设在所述冷却室中,且所述网状传送带两端均伸至所述冷却室外,所述网状传送带一端与所述连续加热炉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网状传送带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网状传送带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冷却装置;所述冷却室的顶部设有抽排热风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传送带下方沿其运行方向均匀设有几个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机和冷冻水管,所述冷冻水管位于所述冷却风机的出风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前端与所述连续加热炉的输出端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内的后端设有控温系统。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加热炉用冷却系统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冷却系统结构设置在所述连续加热炉的下游;所述冷却系统结构至少包括冷却室和网状传送带,所述网状传送带穿设在所述冷却室中,所述网状传送带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冷却装置;所述冷却室的顶部设有抽排热风系统;当已完成淬火回火的零件被输送到所述连续加热炉的输出端后,所述网状传送带会将已完成淬火回火的零件送至所述冷却室内,已完成淬火回火的零件与所述冷却装置释放发生热交换,已完成淬火回火的零件温度得到降低,且通过所述的冷却装置和抽排热风系统能可靠控制零件温度,然后冷却后的零件被所述网状传送带送至下道工序;同时,所述抽排热风系统会把冷却室内的热量源源不断地排放到车间外,这样保证了零件散发的热量不会排放在车间内,避免了零件散发的热量被吹入所述连续加热炉的加热区域而影响加热区域的温度,从而提高了零件的热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加热炉用冷却系统结构与连续加热炉的组装图。
元件标号说明
1连续加热炉
2冷却室
3网状传送带
4驱动装置
5抽排热风系统
6冷却风机
7冷冻水管
8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加热炉用冷却系统结构,所述冷却系统结构设置在所述连续加热炉1的下游;所述冷却系统结构至少包括冷却室2和网状传送带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2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风炉蓄热室格子砖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阀体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