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体式排水渗透多功能排水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3008.7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扬聪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7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体 排水 渗透 多功能 水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式排水渗透多功能排水井。
背景技术:
排水井主要作用是收集道路路面(或者城市广场)雨水而设置的,(有些老城区是雨水污水合流,那也兼收污水,不过现在市政新建基本为雨污水分流,合流几乎没有),它将雨水收集后,排到道路下面的雨水管网或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
目前,城市道路雨水排放都是采用传统的雨水口,雨水从路面通过雨水口孔洞直接向下排放,杂物、树叶等容易排入雨水管网,造成管网排水不畅;又雨水口孔洞较小,雨水排放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城市道路积水;另外雨水口盖体不容易揭开,维护管理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式排水渗透多功能排水井,该箱体式排水渗透多功能排水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防止杂物、树叶等排入雨水管网中,减少排水井存在容易堵塞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箱体式排水渗透多功能排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道路旁侧的井体,所述井体中部设有一具有排水孔洞的立管,所述立管下方设有雨水净化装置,所述雨水净化装置包括一用于填充滤料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壁体具有渗水孔,所述筒体的壁体上部设有与排水管道连通的溢流口,位于立管排水孔洞的旁侧具有螺旋坡面。
进一步的,上述螺旋坡面的最底端设有泥沙收集器,所述泥沙收集器下出口通入筒体。
进一步的,上述筒体上表面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以利于立管通往筒体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防坠落装置。
进一步的,上述防坠落装置为防坠网或格栅。
进一步的,上述泥沙收集器为一填充有滤料的凹状容器,所述凹状容器底部具有通水孔。
本实用新型箱体式排水渗透多功能排水井的工作原理,在有雨水时,水即流入井体内,当雨水中具有大颗粒物体或树叶时会挡在立管外,当水通过立管后流入筒体内,沉积于螺旋坡面的泥沙在水流作用下流入泥沙收集器,减少泥沙排入雨水管网;当具有大雨量雨水时,雨水可通过溢流口流入排水管道中。
本实用新型箱体式排水渗透多功能排水井的作用:提高路面雨水排放能力,减少或避免城市道路积水,防止杂物或树叶排入雨水管网,防止行人坠井,管网维护和设备上、下出入井口,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避免维护人员带来安全隐患,路面上看不到传统的雨水口,使路面更加整洁美观。同时具有雨水蓄水、滞留、净化、渗透、排水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际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箱体式排水渗透多功能排水井,包括设在道路D旁侧绿化带或人行道或广场K中的井体1,所述井体1中部设有一具有排水孔洞2的立管3,所述立管3下方设有雨水净化装置4,所述雨水净化装置4包括一用于填充滤料的筒体5,所述筒体的壁体具有渗水孔,所述筒体5的壁体上部设有与排水管道连通的溢流口6,位于立管排水孔洞的旁侧具有螺旋坡面7。其中滤料可以是石子、沙子等。螺旋坡面在断面上往外围倾斜,从而让泥沙不会直接通入立管的排水孔洞内,而是流到最底部的泥沙收集器8。
进一步的,为了收集泥沙,上述螺旋坡面7的最底端设有泥沙收集器8,所述泥沙收集器8下出口通入筒体。由于螺旋坡面7的坡面,使较重的泥沙颗粒会逐步滚落到螺旋坡面7的最底端,从而掉入泥沙收集器8中,另外,为了进一步过滤水体,上述泥沙收集器为一填充有滤料的凹状容器11,所述凹状容器底部具有通水孔12,该滤料可以是石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取出凹状容器11进行倾倒以清理容器内的污物。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人员跌入井体内,上述筒体上表面设有顶板9,所述顶板9上设有以利于立管通往筒体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防坠落装置10,上述防坠落装置为防坠网或格栅,当然防坠落装置可以是其它网体或横竖交错形成的网格状。
立管和筒体均为圆柱形状或方形柱,排水孔洞2的直径在1-5厘米,立管上端口具有盖体13,立管高出于地面。为了增加美观及隐蔽立管,可以在立管上部安装景观摆饰品14。景观摆饰品14可以是单独制造或是与立管统一制成一体的景观式外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扬聪,未经张扬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3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