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3608.3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志玉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50;B01D53/75;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工业发展,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如粉尘、SOx、NOx、HCl等),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雾霾天气常态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治理污染,减少排放,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为使烟气排放达到国家环保要求,近几年来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工艺与设备不断更新。
在玻璃窑炉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危害极大的酸性气体(SO2、SO3、NOx、HF、HCl等)、重金属(Hg等)和粉尘等。目前,玻璃窑炉尾部烟气治理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是先高温静电除尘,再进行脱硫脱硝;二是先脱硫,再除尘,然后脱硝。这两种工艺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都是单独的,烟气处理所用设备较多,系统较复杂,一次性投资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减少使用设备及投资,现有技术尝试将脱硫、脱硝、除尘等耦合在一起,形成烟气处理的一体化系统。而一体化系统中,如何将脱硫剂、脱硝剂及其他工艺所需处理剂与系统待处理烟气混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1728057U公开了一种高效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锅炉排烟管接省煤器烟气进口,省煤器排烟口接除尘器烟气入口,除尘器烟气出口经引风机接脱硫脱硝反应塔烟气入口,脱硫脱硝反应塔内烟气入口之上设有烟气分布板,烟气分布板其上设有喷氨管,喷氨管之上还设有盐水喷管。从其图1可以看出,其喷氨管与盐水喷管都是一端悬伸入反应器内的悬管,伸入反应器内的部分间隔设置喷嘴且末端封闭。该种结构的喷氨管与盐水喷管的设置可以将烟气处理所需处理剂喷入反应塔(反应器)内与烟气混合,但是当反应器设备较大时,悬管伸入反应器内的部分较长,不好安装与固定;母管直接伸入反应器内,如出现故障,因不方便整体取出,需要维修人员进入反应器内部进行操作,维修与维护不便;同时,只有一根悬管伸入反应器内部,喷射范围局限于悬管附近狭长区域,喷雾分布不均匀,处理剂不能与烟气混合均匀,影响烟气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处理系统,解决现有系统中反应器喷射装置安装与维修不便,喷雾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上部设有烟气出口、下部设有烟气进口,反应器壳体上在烟气进口与烟气出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向反应器壳体内喷射处理剂的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包括环绕反应器壳体外侧设置的喷雾总管,所述喷雾总管上设有两个以上一端与喷雾总管连通、另一端悬伸入反应器壳体内的喷雾支管,所述喷雾支管悬伸入反应器壳体内的部分设有喷嘴。
所述喷雾总管上连接有用于与储液罐相连通的供液管和用于与压缩气源相连通的供气管。
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除尘器,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除尘器的进口相连接。
所述除尘器为陶瓷滤袋除尘器,所述陶瓷滤袋除尘器中设有用于烟气过滤的陶瓷滤袋和用于对陶瓷滤袋进行反吹的压缩空气反吹装置。
反应器的烟气进口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上设有用于将脱硫剂加入风管中的脱硫剂加料装置。
所述喷射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用于向反应器壳体内喷射水或碱液的第一喷射装置和用于向反应器壳体内喷射脱硝剂的第二喷射装置。
所述第一喷射装置中,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喷射装置中,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同。
与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接的风管为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上在所述脱硫剂加料装置与反应器的烟气进口之间设有用于使处理剂与烟气混合的混合器。
反应器壳体的烟气出口与所述除尘器的进口通过第二风管相连接,所述第二风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使处理剂与烟气混合的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处理系统,包括安装有喷雾装置的反应器,喷雾装置中的喷雾总管环绕反应器壳体外侧设置,只有喷雾支管悬伸入反应器内部,便于安装与固定;当喷雾支管或喷嘴故障时,只需将对应的支管取出修理即可,不需要进入反应器内部,操作方便,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与身体健康;反应器设备较大时,只需增加喷雾支管的数量或适当增加喷雾支管的长度及喷嘴的数量,喷雾分布均匀,处理剂与烟气的混合更充分,烟气处理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志玉,未经吕志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3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生物氧化脱氨气装置
- 下一篇:四氟化硅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