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子及应用其的D型碎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6134.8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9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延莉;郑冰;刘耀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34 | 分类号: | D21B1/34;D21B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边雁 |
地址: | 26467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应用 型碎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及应用其的D型碎浆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造纸工业废纸碎浆工段采用的转子及应用其的D型碎浆机。
背景技术
随着造纸工业产能的不断增加,废纸原料使用量越来越大,废纸碎浆工段成为最关键的工序之一,也是生产线中能耗较大的地方。
废纸碎浆工序一种可能的选择是采用转鼓碎浆机,这是废纸制浆的重要设备。现有的转鼓碎浆机一般都包括有能进行转动的鼓体,鼓体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废纸等原料进行碎解,原料里面通常含有布料、铁丝等杂质。由于原料中含有的成分复杂,这种现有的转鼓碎浆机通常不能胜任,其碎浆能力的表现无法匹配其在废纸制浆工艺中的重要性。
申请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在2014年10月23日申请的名为“转鼓碎浆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10570915.6和同样名为“转鼓碎浆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20618673.9,公开了一种转鼓碎浆机,包括转动鼓体和进料斗,所述的转动鼓体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斗安装在所述的进料口处,且进料斗的进料通道通向所述的进料口,所述的转动鼓体与所述的进料斗之间通过迷宫密封结构实现密封连接。通过设置迷宫密封结构,该转鼓碎浆机的设备运行效率能够得到较好的提高,且停机时间能够实现减少。
在2013年4月24日同样由申请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0214669.1中公开了一种转鼓碎浆机,包括能进行转动的鼓体,鼓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鼓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刀板,此多组刀板沿所述鼓体的轴向间隔设置,属于同一组的刀板沿所述鼓体的同一周向设置。该转鼓碎浆机能够防止长度较长的绞绳的形成,有利于提高鼓体的碎解效率,进而提高转鼓碎浆机自身的生产效率。
以上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主要是对转鼓碎浆机的密封性能和对防止长度较长的绞绳的形成的能力的提升,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加和改善转鼓碎浆机的性能,无助于其解决废纸制浆工艺面对的复杂且重要的问题。
在生产实践中,现在一般都使用D型碎浆机进行废纸碎浆处理,该碎浆机依靠转子的剪切作用和水流的水力作用将废纸原料离解分离出有用纤维和粗大杂质。目前为止,D型碎浆机是碎解废纸原料的首选设备,该碎浆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D型碎浆机槽体设计成D形状,包括筒体、弧形板、锥体、底部支撑等部件,D型结构目的是增加水流的折流效果,锥体下部带有折流板,使废纸原料更容易接近转子,提高碎解效率;这种碎浆机转子采用伏克斯形式,包括转子体、刀片,转子体为铸造而成,刀片为耐磨合金钢焊接在转子体上,增加耐磨性,提高转子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CN201020583917.6中披露了一种D型碎浆机,该种D型碎浆机,包括D型槽体、传动装置和设置于D型槽体内的转子中心,所述D型槽体内部的侧壁设有扰流凸棱,扰流凸棱的存在增加了浆料改变运行方向的机会,使浆料更容易到达转子中心处而被碎解,缩短了碎解时间,提高了碎浆机的效率。
但是,由于废纸原料杂质种类繁多,含渣量大,现有技术中的D型碎浆机碎解效率虽然较高,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这种碎浆机的水力作用和转子的剪切作用强,废纸原料中的大量杂质被碎解细化,给后续筛选除渣设备带来更多负荷,加重了后续设备的磨损,影响了其产能的发挥,同时,该D型碎浆机转子和筛板由于剪切作用力太强,也造成其过快磨损。由于设备负荷较大,相应的能源消耗也大。
在中国专利CN201320868053.6中披露了一种高效节能D型碎浆机,D型槽体包括侧部平板和与侧部平板连接的圆弧板,侧部平板与圆弧板底部设置底板,底板上方设置叶轮,叶轮底部设有筛板,叶轮连接转轴,转轴与底板之间设置密封装置,侧部平板内侧设置内凹的弧形板,圆弧板与底板中间部位之间设有向内倾斜的侧板,侧板底部设置排渣口,叶轮与底板之间设置出浆盘,出浆盘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浆盘外侧的底板上设置重渣导流板。本装置设置了多锥筒过渡结构,优化了浆料的流动路径,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同时在底部设置沉渣区,能够快速排出重杂质,减少了对碎浆机叶轮及筛板的磨损,同时也避免了杂质的过度碎解,进入后续流程,减轻对后续设备造成的损害。
该文献披露的技术试图通过以尽量快的速度将碎浆后的重杂质排出,以达到减少磨损和过度碎解的目的,但是其只着眼于落入底部沉渣区的重杂质,在废纸碎浆的全过程中,过度碎解和磨损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其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大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6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