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双向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6336.2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军;贾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蓝茵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双向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和电动器具领域,尤其到一种家电电动类的同轴异速正反向多功能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轴多是通过单轴搅拌,但是搅拌物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充份全面的搅拌,存在搅拌误区、死角、粘底、粘壁现象。当搅拌物在这种单轴单向运转的情况下,搅拌物会随着搅拌器具同方向惯性运行搅拌器具是在追着搅拌物在处理,明显降低了对搅拌物的处理效果。
目前亦有实现双向搅拌的技术,如利号为CN204372118U,申请日为2015.01.04《同轴双向传动机构》,这种同轴双向传动机构包括轴头,轴头上装设有平键,在平键处套设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上设有紧固齿轮一的螺钉,从轴头的轴端处依次套设轴承一、隔圈一和轴承二,所述轴承一和轴承二上连接齿轮二和齿轮三,并且齿轮二和齿轮三通过螺钉固定,轴头的轴端套设隔圈二和垫圈,通过沉头螺钉连接至轴头固定整体结构,这种同轴双向传动机构虽然实现了双向搅拌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齿轮一的旋转跟随轴头的旋转进行,而齿轮二和齿轮三的旋转方向则不受轴头的旋转方向限制,亦没有传动连接,所以其搅拌的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无法有效地处理搅拌物的细胞壁,萃取植物生化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化,在同轴上正反向同时带动搅拌器具不同速度的运行,相对于外理的搅拌物是加速度的碰撞,在不同结构的搅拌器具下全方式充分有效的处理搅拌物,搅拌效率高,制造低廉的同轴双向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轴双向搅拌装置,包括内转动轴与外转动轴,所述外转动轴套设于内转动轴上并通过内轴轴承相连接,所述内转动轴与外转动轴之间设有行星齿轮变速器,该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太阳轮、行星齿轮与齿圈,所述太阳轮穿设固定于内转动轴上,所述齿圈设于外转动轴的底部,该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轮和齿圈相齿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动轴上套有转轴外壳,该转轴外壳与外转动轴之间通过外轴轴承相连接,转轴外壳起到保护作用,外轴轴承降低外转动轴与转轴外壳之间的摩擦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内转动轴与外转动轴的顶端均设有分别设有第一搅拌刀片与第二搅拌刀片,该第一搅拌刀片与第二搅拌刀片分别与内转动轴与外转动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使用者拆卸更换或清洗搅拌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内转动轴与外转动轴分为上下可拆卸结构,所述上内转动轴的底端与下内转动轴的顶端分别设有相嵌合的内连接头,所述上外转动轴底端与下外转轴的顶端上分别设有相嵌合的外连接头,使用时,便于拆卸、便于维护及清洗搅拌刀片所在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内轴轴承与太阳轮之间设有内轴轴承垫片,降低内轴轴承与太阳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外轴轴承与齿圈之间设有外轴轴承垫片,降低外轴轴承与齿圈之间的摩擦系数,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使用时,内转动轴连接电机转动,从而带动行星变速器的太阳轮转动,使得与齿圈相连接的外转动轴保持不同速度,相反方向转动,达到同轴上正反向同时带动搅拌器具不同速度的运行,搅拌充分效率提高,内外转动轴之间设有内轴轴承,降低转动摩擦,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适宜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蓝茵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蓝茵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6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路自主选择散热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拼图式塑料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