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钟机芯闹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6756.0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2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刚 |
主分类号: | G04C21/16 | 分类号: | G04C21/16;G04C23/06;G04B1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钟 机芯 闹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闹铃装置,具体是一种电子钟机芯闹铃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电子钟都是12小时制,都具有调节打铃时间的功能。当人们设置好闹铃时。它实际上是一天会打二次闹铃,每次打铃的时间是20分钟。它们的机械结构决定了一定要有人去关掉。不然就很快消耗电池。但是实际人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24小时制,对于市面上一个设有早上闹铃的电子钟来说,它会在早上响一次,但到晚上时也会响一次。不及时关掉响铃,电池就会很快耗完。如果能提供一种每24小时只打一次闹铃。且打铃时间在2分钟内的电子钟的电路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另外关闭闹铃的方式只能是传统的拨动开关打开或者关闭,在日常使用上也不方便,有时候关闭了闹铃但又忘记开了,影响到第二天起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钟机芯闹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钟机芯闹铃装置,包括电子机芯、单片机、背光灯模块、马达式机械响铃模块或蜂鸣器响铃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电子机芯、背光灯模块、马达式机械响铃模块或蜂鸣器响铃模块,单片机还通过开关S连接到背光灯模块,背光灯模块马达式机械响铃模块或蜂鸣器响铃模块均采用电池VDD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光灯模块包括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1负极连接单片机,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VDD、开关S和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蜂鸣器响铃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蜂鸣器B,电阻R2一端连接单片机,电阻R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发射极连接蜂鸣器B,蜂鸣器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VDD和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集电极并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电子钟机芯闹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式机械响铃模块包括电阻R4、直流马达,电阻R4一端连接单片机,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电池VDD,直流马达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并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键止闹设计,在闹铃响起的过程中,只需轻轻一按,闹铃立刻停止,第2天自动开启,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钟机芯闹铃装置的电路图;
图2为电子钟机芯闹铃装置中的机械式马达打铃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子钟机芯闹铃装置,包括电子机芯、单片机、背光灯模块、马达式机械响铃模块或蜂鸣器响铃模块,单片机分别连接电子机芯、背光灯模块、马达式机械响铃模块或蜂鸣器响铃模块,单片机还通过开关S连接到背光灯模块,背光灯模块马达式机械响铃模块或蜂鸣器响铃模块均采用电池VDD供电。
背光灯模块包括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1负极连接单片机,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VDD、开关S和单片机。
蜂鸣器响铃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蜂鸣器B,电阻R2一端连接单片机,电阻R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发射极连接蜂鸣器B,蜂鸣器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VDD和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集电极并接地。
马达式机械响铃模块包括电阻R4、直流马达,电阻R4一端连接单片机,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电池VDD,直流马达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并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刚,未经杜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6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