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医用无菌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7450.7 | 申请日: | 2015-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7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蓉;葛雪燕;智慧;贾艳;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蓉 |
主分类号: | B65D30/10 | 分类号: | B65D30/10;B65D33/01;B65D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医用 无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无菌储物袋,尤其是一种一次性医用无菌袋。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无菌治疗巾是在无菌技术操作前,将它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使两层治疗巾内面形成无菌区,其中放置无菌物品,构成无菌盘,供医疗护理治疗和操作用。但用无菌巾铺无菌盘操作技术要求高,耗时长,往往跟不上临床快而忙的工作节奏,导致医护人员不重视铺无菌盘、铺无菌盘操作不规范、铺无菌盘不美观、铺无菌盘后未做铺盘时间标记等,并且无菌盘在实际使用时打开无菌治疗巾的技术要求高且不方便,无菌盘使用后整理无菌治疗巾技术要求高也不方便,无菌治疗巾规定在4小时内使用,但临床使用中有超过4小时或反复使用的现象,未达到无菌效果,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一次性医用无菌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无菌袋,本实用新型即拿即用,缩小无菌区域的暴露面积,适用于4小时内放置各类医用无菌耗材,防止污染,可短期存放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又可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成本低,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医疗操作的无菌水平。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医用无菌袋,是由:正面、背面、开口、内凹弧形边、反折揭开边、贴胶、记录便签构成;袋体的正面采用防水透气的透明特卫强材料,背面采用不透明的耐高温医用聚乙烯材料,袋体正面设置有灭菌效果化学指示标识,正面和背面的三边经热胶合形成袋体容纳空间,剩余一边为开口,正面开口处设置内凹弧形边,袋体开口处背面长出正面部分为反折揭开边,反折揭开边折叠后与正面通过贴胶粘合,封合状态时,反折揭开边上设置记录便签。
所述贴胶为双面胶或魔术贴。
所述的热胶合为热熔接连接或耐高温粘合剂粘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作用类似于一次性医用无菌治疗巾铺成的无菌盘,在临床应用广泛,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全过程,它可短期存放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又可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与无菌技术操作密不可分。
本实用新型即拿即用,缩小无菌区域的暴露面积,反折揭开边与无菌袋正面用双面胶或魔术贴粘贴闭合,便于使用时随时揭开反折揭开边拿取无菌物品。反折揭开边上的记录便签可填写一次性无菌袋内物品的名称、开启时间、铺盘时间、无菌袋类别及签名,铺盘时间填写后无法更改可以防止无菌袋重复使用,无菌袋类别防止易过敏类抗生素注射器混放造成致敏现象,正面透明设计方便查看,以上优势是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填写各种备注事项内容。
袋体的正面采用防水透气的透明特卫强材料,背面采用不透明的耐高温医用聚乙烯材料,正面和背面采用挤出工艺,在洁净环境下经热胶合、热熔接连接或耐高温粘合剂粘结,经膜吹塑制成,适用于4小时内放置各类医用无菌耗材,防止污染。袋体背面不透明。正面透明可方便查看无菌袋内的无菌物品。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临床需要设计成需要的规格型号,正面开口处设置内凹弧形边,方便无菌物品的取出。成本低,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医疗操作的无菌水平,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袋体封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正面1、背面2、开口3、内凹弧形边4、反折揭开边5、贴胶6、记录便签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袋体的正面1采用防水透气的透明特卫强材料,背面2采用不透明的耐高温医用聚乙烯材料,袋体正面1设置有灭菌效果化学指示标识,正面1和背面2的三边经热胶合形成袋体容纳空间,剩余一边为开口3,正面开口3处设置内凹弧形边4,袋体开口3处背面2长出正面1部分为反折揭开边5,反折揭开边5折叠后与正面1通过贴胶6粘合,封合状态时,反折揭开边5上设置记录便签7。
所述贴胶6为双面胶或魔术贴。
所述的热胶合为热熔接连接或耐高温粘合剂粘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蓉,未经张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7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