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涵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7498.8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8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平;钟部卿;张永勇;王凌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3B3/06 | 分类号: | E03B3/06;E03B3/11;E03B3/18;A01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涵养 装置 | ||
1.一种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单元,所述集水单元设置若干外筒,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孔,在所述外筒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集水管,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的内径先减小后增大,所述集水管的侧壁分布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水管的顶端安装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上端面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
渗透单元,所述渗透单元设置若干渗透井,所述渗透井与所述外筒呈交错分布且所述渗透井与所述外筒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管连通,所述渗透井的侧壁分布有若干第四通孔,所述渗透井的顶部盖设有透水透气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的内中部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侧壁分布有若干第五通孔,在所述内管和外筒之间设置透水透气海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外筒内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所述集水管依次设置收缩段、直管段和扩张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的收缩比为1∶2-1∶4,所述扩张段的扩张比为2∶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底面上还分布有若干第六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的孔径均为8-10mm,开孔率为1.5-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7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管、渗透井的材质均为树脂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外围敷设第一砾石层,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一砾石层之间铺设有透水土工布;
所述防护盖的外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渗透井外围敷设第二砾石层,所述渗透井与所述第二砾石层之间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74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